为帮助辖区某企业精准适配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解决困扰该企业产品标签标识的问题,近日,区市场监管局主动转变工作思路,组建“新规服务专班”,直奔企业生产一线,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一是数据“问诊”,找准痛点。对企业近一年的投诉举报进行“大数据”分析,精准分析出标签问题的两大“病灶”,“成分”说不清,如果汁饮料中的“果味酱”等复合配料,未按规定展开标示其原始成分,让消费者“看不明白”;“宣传”过了火,如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敏感词汇,或通过字体、颜色设计误导消费者,存在虚假宣传风险。
二是入企“开方”,精准施策。针对标签相关问题,深入企业车间,对照GB 7718新规,重点检查产品名称是否真实醒目、配料表标示是否符合标准、宣传用语是否合法、是否存在禁用词汇等内容,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手把手指导企业设计人员如何调整版面、修改文案,确保标签合法合规,避免后续批量印制造成巨大损失。
三是长效“呵护”,巩固成效。为确保问题不反弹,着力构建常态长效机制,为企业建立“复查回访”计划、开通服务“绿色通道”,确保企业可随时获得专业的标签合规指导。同时,设立“案例共享”体系,定期梳理典型问题及解决方案,形成指导案例库供同类型企业参考借鉴。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推广“一对一、点对点”的精准服务模式,助力更多企业平稳过渡新规实施期,为我区营商环境优化和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