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体现。7月10日至12日,我区举行“精密制造特色产业产创融合武汉行”系列活动,着力搭建校地企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互交融、协同发力,致力在产业锻链壮群上迈出新步伐。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靓靓,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荣明参加活动。
华科大人才资源、科研实力强劲,优势学科方向与我区重点产业契合度高。11日,我区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举行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振华海科、双登集团与相关专家教授现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冲从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校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本情况和发展成效。他说,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质量优越的知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有着“强势的工科、优势的医科、特色的文科”,学科方向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十分契合,学院将继续与姜堰保持密切联系,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孙靓靓在讲话中说,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内心既感动又欣慰,感动源自于陈学东院士对家乡发展的关心,欣慰是因为此次活动将推动姜堰与学校的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姜堰产业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精密制造与学校优势学科十分契合,期待双方能够围绕“院企全面合作、重大技术攻关、科创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以及科创项目落地”五方面,形成更加稳定、更加长远、更具深度的合作关系,以学校的科创智力、综合实力,为姜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为姜堰产业创新化、创新产业化、产创融合发展带来无限潜力和光辉前景。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前沿尖端科技的支撑。今年以来,从年初的乡贤恳谈会,到4月的“创新发展大会”、院士座谈会,5月的科学家精神主题宣讲、“泰州日”走进华科大活动,区委、区政府与陈学东院士及武汉格蓝若公司就精密制造产业合作多次接洽。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2022年起,公司与陈学东院士团队合作,突破超精密主动减振器关键技术壁垒,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自主可控,产品核心技术指标持平国际顶尖企业。在汉期间,孙靓靓带队拜访了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并现场见证罗塘街道(高新区)与公司签订产业化项目生产基地合作意向协议。
武科大是高温耐火新材料行业研究的“泰斗”,与我区蒋垛镇高温耐火新材料产业园区有着持续深入的合作,已成为全区“产学研用”的成功典范。12日上午,我区参观了学校冶金装备及其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耐火材料与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双方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深化合作事宜与武汉科技大学副校长董丽杰座谈交流。
建立离岸创新中心,有利于嫁接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优质科创项目在姜转化落地。活动期间还举行了泰州·姜堰(武汉)离岸创新中心签约仪式。该中心将致力打造武汉-姜堰区域协同创新“桥头堡”,推动形成“研发在武汉、生产在姜堰,引才在武汉、用才在姜堰,孵化在武汉、加速在姜堰”的发展模式,实现离岸创新中心与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联动运营,助推姜堰“1+4”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