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5日,我区举行“千企联百校”专家教授姜堰行活动。江苏理工学院校长戴国洪,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华长春,南京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黄锁明,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党委书记崔金贵,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新华,市科技局副局长汤立桥,市工信局副局长吴文彬,市产研院副院长张勇,区领导孙靓靓、刘禅、黄鹏、孙逊,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姜堰籍硕博人才等150余人齐聚三水之城,共话科创融合、共谋校地合作、共绘发展新篇。
今年4月,我区举办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交流活动,以会为桥,共建平台,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无缝对接。这次“千企联百校”活动是我区在深化“两创”融合、构建“四链”协同生态上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拓展校企地合作维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智力动能。
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孙靓靓在致辞中围绕Confidence(自信)、Cooperation(合作)、Commitment(承诺)三个关键词,欢迎各位教授专家、行业大咖、尖端人才来姜堰共筑“3C认证”科创高地。她表示——第一个“C”—Confidence,来姜堰,我们邀您感受“以产聚才、以才兴城”的城市自信,姜堰产业向新向好、企业焕新焕能、人才创新创赢,欢迎大家共筑充满希望的科创高地;第二个“C”—Cooperation,来姜堰,我们期待达成“双向奔赴、双向成就”的校地合作,姜堰正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期待项目协同攻关、平台协同共建、成果协同转化,欢迎大家共筑充满机遇的科创高地;第三个“C”—Commitment,来姜堰,我们承诺给予“真心诚意、真金白银”的笃定支持,姜堰将倾心倾情倾力办好人才的发展大事、幸福要事、关键小事,欢迎大家共筑充满活力的科创高地,在这片“三水交汇”的科创热土上,绘就“3C认证”梦想蓝图!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江苏理工学院校长戴国洪、河北科技大学副校长华长春分别围绕“科产融合”与“智能制造”作主旨报告,从宏观趋势、技术前沿、校企协同等多维度分享真知灼见,为姜堰产业创新把脉指向、献智献策。
科创人才平台是引领创新、赋能产业的关键力量。活动中,“泰州市绿色高温耐火材料概念验证中心”正式揭牌。该平台由蒋垛镇与中部知光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共建,聚焦新材料领域的中试熟化与概念验证,是我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难题的重要尝试。泰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现场推介姜堰已落地的拨投结合项目,并发布一批“揭榜挂帅”科技需求,展现地方以真金白银、真实场景吸引顶尖团队解决实际问题的诚意与决心。推动“两创”融合、打通“四链”闭环,“项目经理人”队伍不可或缺。活动现场,来自武汉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多所高校及创投机构的六位专家获聘“‘千企联百校’项目经理人”。他们将作为“科技红娘”,精准链接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技成果,推动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要素高效耦合。“镇镇通高校”结对签约环节,开发区、高新区、张甸镇、梁徐街道、天目山街道、娄庄镇分别与六所高校院所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创新资源下沉一线,实现镇街与高校“一对一”深度联动。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活动还面向高校专家、青年学子和高层次人才重磅推出“这么美,那么趣,怎能不到姜堰qu”人才大礼包,涵盖乐游、乐活、乐业、乐行四大板块,提供景区免票、品牌活动、高薪岗位、交通住宿优惠等实打实福利,全力打造“喜欢人才、人才喜欢”的友好型城市。政府搭台、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活动还设置了科创优品推介区,一批区内企业的拳头产品与最新科研成果集中展示,多位项目经理人现场“穿针引线”、开展精准对接,为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动能。
此次活动是我区打破资源壁垒、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的又一次深度实践。在“智汇三水”高层次人才路演活动(智能制造专场),18个优质项目负责人依次登台,以“路演+答辩”形式展开比拼。大家围绕个人情况、项目实施进展、姜堰落地规划等核心内容展开介绍,涉及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等多个细分领域。评委专家们则提出针对性问题,并结合“技术先进性、产业化可行性、区域产业契合度”等维度打分,为项目发展锚定方向,更好推动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在姜堰落地转化。
活动期间,我区分别组织江苏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团队走访振华海科、博格东进、康洁环保等企业,校企双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研发等领域的12项关键技术需求展开研讨,特别针对企业提出的“铜合金零件铸造质量提升”“电磁噪音优化、电磁绕组优化设计”“SDS多污染物协同脱除装置项目”等8类技术瓶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此外,校企双方就企业人才需求、发展瓶颈及高校最新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一批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