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伦镇不断探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擦亮“网格连心 服务联盟”服务品牌,进一步推动资源在网格叠加、诉求在网格解决、任务在网格落实、感情在网格升华,走出了一条提供集成服务、解决措施、帮助渠道为一体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整合资源力量,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在原有服务联盟组织体系下,拓展“党建+”模式,建立以党总支为“主干”、网格党支部为“枝点”、各网格党小组为“末梢”的三级服务平台运行模式,同时整合退休老党员、党员志愿者、乡贤等力量加入网格党支部,并借助“星伦计划”基层治理组平台,培养产生一批年轻有为的基层治理新队伍,筑牢基层治理力量“蓄水池”,持续激活网格服务“新引擎”。目前,全镇共有网格员55名、微网格员292名、网格服务志愿者160余名。
注重协调联动,筑牢网格服务“强阵地”。针对梳理出的10类重点服务(管理)人群,不断完善管理服务网络,全镇15个村均成立“面对面”群众网格工作室,55个大网格同步建立“心连心”群众网格服务队,重点发挥桥东村心理健康服务网格连心服务站、运粮村涉访涉诉网格连心服务站的基站作用,同向做好相同类型人群的服务工作。推广“服务站点+微网格+N”的发展模式,联合区法院在运粮、土山创新开展“法官进网格”活动,聘用顾高法庭法官担任两村“法治村主任”,开展系列“一对一”贴心服务,尤其是针对重点服务人群,按照一人一档要求,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分类做好人员服务。截至目前,各网格连心服务队已组织开展各类活动30余次。
坚持分类施策,织密矛盾排查“化解网”。推进“网格+信访”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政负责人包案制,组建矛盾纠纷化解网格专班,着力解决疑难复杂积案,推动信访积案清仓见底。持续放大“胡宏根工作室”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创新构建“工作室+”运行模式,以胡宏根独创的“十五工作法”特色调解文化为基础,推动矛盾及时调解到位。成立大伦镇工业集中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调委会网格微信群,积极主动做好涉企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辖区营商环境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