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泰州市2023年度人才工作“书记项目”述职评议结果出炉,姜堰经济开发区“打造高层次人才‘双创’工坊,构筑发展新质生产力‘强磁场’”项目斩获全市第一等次园区组第一名。
“老园区”面临“老大难”。关鑫博士作为引进的省“双创”人才,其领衔的水平铸造生产工艺项目,占地143亩、总投资10亿元,预计新增开票销售15亿元,实现“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园区现有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数3700人。通过电子问卷形式“全覆盖”调研,汇总整理出临时过渡场所、工商注册等10个最突出的需求痛点,作为打造“双创”工坊的立足点、出发点。
“微创新”构建“微生态”。坚持“问题导向、小步快跑、渐次推进、务求实效”,以“微创新”逐步构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微生态”。定制化打造。硬件上,首期打造3000㎡高层次人才“双创工坊”,为人才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创业空间。软件上,在市区奖励政策的基础上,园区配套出台专项政策,特别优质的项目,“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支持。市场化运营。与北京36氪集团洽谈合作,邀请旗下氪星创服帮助园区挖掘项目、运营工坊、对接资源;以工坊为枢纽,联动深圳离岸创新中心、堰才招商集团、科技镇长团等;走进高校,举办“泰州日”等活动;承接市“梧桐专项”,举办首期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产业“路演日”。专业化服务。推行“三员合一”服务专员机制,建立与市天使投资基金、市产研院常态化合作机制,建设科创人才公寓,升级人才之家,为“双创”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
“新地标”引领“新未来”。“双创”工坊成为开发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新地标”,也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拓宽“大象起舞”新空间。主动对接各类高校院所20家,收集“双创”项目信息80多条,举办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12场。协助“双创”人才申报奖励资金超1000万元,园区额外配套奖补资金约200万元,已孵化已落地项目8个。造就“蚂蚁雄兵”聚集地。在双创工坊的加持下,园区累计获批省双创项目6个(占全区1/2),市双创项目14个。去年来,引进国家级创新创业人才5名,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5名。形成“热带雨林”生态圈。以工坊为载体,全年组织开展“泰有引力周末嘉年华”等青年联谊活动20余次,超300名人才参加。人才服务专员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关键小事”4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