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伦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理念,规范化推进阵地建设、多元化推进矛调解纷、精准化推进法治服务,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规范化推进阵地建设。坚持专事专用,围绕矛盾纠纷特性特征,在镇政府设立来访接待室、矛调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警务调解室,明确各方岗位职责,科学分配矛盾调处各项任务,建立事项处置工作闭环。同时,以镇矛盾调处中心为“总站”,在朱宣、运粮两村建设“分站”,以钱伦路为分界线,初步构建起辐射全镇南部、西北方向、东北方向三块区域的调解阵地。
多元化推进矛调解纷。坚持完善接访制,党政负责人每月坐班接访不少于1次,确保群众意见有地说、有人听、有人管;坚持完善约访制度,综合考虑群众生产生活不便之处,突出因案施策、提前约访,最大限度减轻群众“访累”;坚持完善下访制度,挂联负责人、联村镇干、村干部主动深入群众身边,现场沟通解惑,化被动为主动,推动工作关口前移。截至目前,已化解信访积案17件。
精准化推进法治服务。定期组织联村镇干、社区民警、驻村法援工作者等到村“一站式”矛盾调解工作室“坐诊”,为群众提供面对面的法治宣讲和法律咨询服务,对于不方便的群众,通过微信群、电话、语音和视频等形式进行线上调解,为群众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充分发挥“胡宏根工作室”、“和治理”评议室等基层特色品牌优势,积极采纳群众合理化建议,逐步更新工作室制度,优化工作室环境氛围,为当事人提供多样化调解服务,实现“一室受理、一揽调处”。已办理民意需求3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