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药品、医疗器械监管专业化水平,切实保障群众用药用械安全,近日,区市场监管局组织药品医疗器械专题培训,并对辖区内药店开展药品及医疗器械安全检查,以“培训赋能+专业监管”守护民生健康底线。
学训结合,提升监管专业力。通过开展集中培训,扎实武装专业知识。一方面,在中药溯源与鉴别领域,围绕专家讲授的《热门中药溯源及鉴定要点》,重点掌握陈皮、人参、西洋参等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别技巧、产地溯源要点及贮存规范,为中药质量监管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在医疗器械监管实务领域,结合讲授的《医疗器械基层监管实务探析》课程内容,系统梳理医疗器械经营环节风险点,强化夏季高需求产品的检查规范。通过培训,进一步明确监管重点,确保“查有方向、罚有依据、纠有实效”。
靶向检查,严控药械风险点。以培训内容为指导,针对夏季用药用械特点,开展“三查三严”行动。一是查中药饮片,严把质量源头关。重点检查陈皮、人参等中药材是否留存产地证明、质检报告;通过“观色泽、闻气味、测性状”等现场鉴别手段筛查以次充好行为;核查温湿度调控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药品贮存合规。二是查医疗器械,严守安全使用关。排查退热贴、医用冷敷贴等季节性产品是否取得注册证并按要求贮存;核查血糖试纸、胰岛素针头等产品进货渠道及效期管理;严查隐形眼镜类产品无证经营或超范围经营行为。三是查管理制度,严抓主体责任关。检查药店是否落实药品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随机抽查询问店员对中药鉴别要点、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督促药店设置“近效期药品专区”并公示投诉电话。
服务并行,传递监管温度。在严格执法检查过程中,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立足药店实际需求开展“监管+服务”行动。一方面,面向经营者现场讲解中药材真伪鉴别技巧,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关键条款,规范药品管理;另一方面,在检查同时不忘科普宣传,指导药店设置“夏季药品储存注意事项”提示牌,协助张贴常见医疗器械选购指南,帮助群众提升药品医疗器械安全使用意识。
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强化“培训-实践-反馈”闭环管理,推动构建“专业监管、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让群众购药更安心、用械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