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司法局发挥职能优势,深化服务供给、联动部门宣传、打通惠企通道,驱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法治“引擎”。
加大平台供给驱动服务“引擎”。在姜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装备园区等中小企业集中区域开设“法律诊所”、搭建“集群式”法律服务平台,定期开展专题法律培训、专项法治体检,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辖区律师与115家企业签订法律服务协议,举办企业交流活动2次,开展专场法律讲座57场。充分发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线下实体平台以及“法治姜堰”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等线上平台作用,实时在线接受民营企业法律咨询,提供远程诊断,出具专项意见和建议。
加大惠企力度驱动保障“引擎”。发放企业“法律服务券”,鼓励名优律师主动上门提供法律服务。延伸法律援助关口,在人民法院、人社局、总工会窗口设立法律援助站点,组织工会法律援助律师顾问团“送法入企”,为民营企业员工申请法律援助提供便利;按照“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原则,快速处理民营企业农民工和困难职工法律援助申请,对农民工申请支付劳动报酬、工伤案件的免除经济困难审查,助力困难职工便捷高效维权。开设民营企业绿色通道,缩短涉企公证办理时限,对困难民营企业申办经济合同类公证事项酌情减收费用;加大对中小企业公证服务力度,加速办理企业并购、股权转让、证据保全等事项,为民营企业物权、债权和股权安全提供法治保障,规范交易行为,防范非法集资风险,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截至目前,办理企业公证事项110余件。
加大风险防范驱动发展“引擎”。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每半月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及时发现辖区企业相关矛盾的苗头、态势,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矛盾纠纷及时受理、源头预警,实现涉企“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化解涉企矛盾纠纷400余件。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集中走访,29名司法行政干部深入民营企业,摸清企业发展状况、法律服务需求、经营发展风险,出具“法治体检”记载表,对民营企业疑难法律问题提出处理建议。相继派驻律师服务团为相关企业审核债权、清收账款、处理诉讼,积极推动企业重整方案落地;为部分企业关闭搬迁转型升级提供法律护航,有力维护社会和谐,为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