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罗塘街道组织召开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工作推进会,从认识当前形势、警示教育培训、明晰自身责任、提升业务能力、推进工作联动五大方面,优化基层监管“合力量”,筑牢社会面小场所安全防线,进一步强化并提升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水平,
迅速传达,抓好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一条链”。锚定巡查目标,对辖区内4840家社会面小场所,明确行业分类、巡查要点、风险分级。会议对辖区社会面小场所治理提出再深化、再部署、再推进的要求,强调要运用“大数据+铁脚板”全面起底小场所基本情况,做到基础信息清、治理层级清、行业部门清、治理数据清。明确季度巡查全覆盖、月度自查再拔尖,提升网格区域更新率,动态更新场所信息、风险源。
压实责任,对标安全治理责任划分清单“两落实”。严格对照《姜堰区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责任划分清单》,明确涉及条线行业主管责任。会上播放警示教育片,以典型案例讲解安全无小事,推动安全巡查“零疏漏”。同时,应急管理局相关科室同志现场开展社会面小场所治理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围绕安全检查要点、常见隐患辨识方法、治理系统操作规范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确保一线巡查员和管理人员人人会操作、个个会应急。
聚焦重点,狠抓社会面安全本质水平“三提升”。提升监管战力,实施全天候备勤模式,认真抓好燃气安全、拆窗破网等工作,落实消防巡查员常态驻点备勤并组织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确保人人懂业务、会检查。提升联动效能,落实“月度自查、季度巡查、联合检查”机制,定期组织相关条线联合巡查,多维度、多角度摸排问题隐患。提升治理标杆,紧盯攻坚、靶向治理,根据现阶段安全形势,拿出过硬措施,通过对排查隐患分类分级、登记建档,推动网格化管理红橙黄场所、跟踪隐患整改闭环,积极推动工作质态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