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2025年秋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在淮海小学召开。
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申海峰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时代呼唤英雄、造就英雄”的论述,指出教育英雄就是改革的先行者,育人的示范者,他列举了管理、教学、爱生、师德等方面的12名优秀教师事迹,要求教育系统要以“榜样”为舵、以“实践”为桨,把本土经验挖深、把身边典型树牢,让“一花独放”变成“满园春色”。
一、以管理榜样为标尺,把“精细账”算到准处。好的管理从来不是“纸上谈兵”,要“心中有数”,必须依靠系统、可落地的制度方案,让每个环节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做到有令必行、令行禁止,把管理中的“堵点”,变成制度里的“亮点”,让制度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要“手中有策”,既要有“暖心的温度”,更要有“落地的硬度”,敢抓敢管、不打折扣,真正让制度落地、让问题解决;要“脚下有泥”,必须深入一线,把脚印留在教室、食堂、操场,把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现场,只有接地气的管理,才能让学校有“烟火气”“人情味”。
二、以教学榜样为标杆,把“育人课”上到心间。教学是教育的核心,班级要凝聚所有力量,不管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必须打破界限、互相补位,才能让每一堂课既有质量、又有安全,既传知识、又育品德;教研要下足真功实劲,备课不能“照搬教参”,研课不能“走过场”,上课不能一张PPT点到底,要结合学情、立足校情,把每一节课都磨成“精品课”;课堂要装下每个学生,不能只盯分数,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用精准的提问、及时的反馈,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只有把“关注分数”变成“关注人”,才能让课堂真正成为成长的乐园。
三、以护生榜样为引领,把“成长路”护到周全。学生是教育的中心,育心灵要“有准度”,全面落实“全员导师制”,精准对接学生发展需求,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不断线”,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帮到点上、暖到心里”;护成长要“有力度”,主动靠前、联动发力,校园霸凌、安全隐患等问题“零容忍”,要和家长、派出所联动,形成“防护网”,呵护学生成长;助特殊要“有温度”,留守儿童、重点关爱学生等特殊群体,要“一对一”帮扶、“无缝隙”对接,用真心换真心、用陪伴暖童心。
四、以师德榜样为镜鉴,把“教育魂”铸到实处。教师是立教之本,要善于在细微末节处发现苗头,教育管理者都要练就“察微知著”的本领,对校园里、工作中的异常细节,第一时间介入、了解、核实,把可能触碰师德红线的苗头掐灭在萌芽状态;要精于在成长关键处搭建平台,搭建“新教师有导师、骨干教师有平台、老教师有舞台”的成长体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快速成长,真正实现“人人能出彩、个个有进步”;要乐于在职业倦怠时传递温度,对教师的工作状态和生活困境多一份“关注、关爱”,定期与教师谈心谈话,建立教师困难台账,及时为有需要的教师提供课程调整、心理疏导、生活帮扶等支持,让学校成为教师“有归属感、有幸福感”的家园。
各分管负责人就师德师风、校园安全、心理健康、财务内控、大阅读推进、2·15专项行动等方面做了重点提示,区纪委监委第十一派驻组组长金军杰就专项整治工作作了布置。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三水校区、南苑学校、溱潼中学主要负责人就新学期工作思路、举措、目标作了汇报。
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副局长孙长春主持会议。全区各中小学书记、校长,各幼儿园园长,各民办教育机构主要负责人,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