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天目山街道紧扣群众关切,聚焦楼体综合改造、充电棚建设及停车位优化等重点民生工程,始终坚持居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我的小区我做主”的共建共治热情,扎实推动改造工作落地见效,取得了显著成果。
老旧小区"焕新颜",居民共绘幸福家。多次组织召开居民意见征询会,充分尊重业主意愿,统筹兼顾安全施工、外观美化及颜色材质的选择,确保改造工作贴合居民需求。同步推进“三网入地”与飞线整治工程,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显著提升社区空间秩序。在楼道适老化改造、整体出新及监控系统安装等工作中,各项方案均通过居民议事机制共同决策确定;屋面维修精准响应业主诉求,着力破解民生痛点。目前,已完成8个小区的改造工作,另有3个小区改造正在有序推进。居民全程参与、共商共管,真正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主导”的转变,携手共建宜居新家园。
飞线落地除隐患,充电便捷惠万家。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全面排摸小区闲置空间资源,通过入户走访精准收集居民充电需求,并经过多次实地测量,科学设定充电棚与楼栋的安全间距,致力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用上安全、便捷、智能的充电服务。截至目前,已在18个高层住宅小区建成电瓶车充电棚,累计新增充电点位约5000个,不仅有效破解了居民充电“最后一公里”难题,也显著改善小区内车辆乱停放和“飞线”充电现象。
盘活空间优布局,有位停车纾民困。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借助民智民力推动科学规划停车位。前期工作中,通过多轮居民议事会广泛征集意见,全面掌握停车需求与高峰时段规律。在设计阶段,积极邀请居民代表协同实地踏勘,系统梳理道路、绿化带及边角区域资源,在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和绿化功能的前提下,组织社区、居民、物业及设计单位等多方共同论证,通过精细化布局挖掘可利用空间。截至目前,已累计新增停车位约1000个,有效缓解了居民“一位难求”的实际困难。
下一步,该街道将继续坚持“内外兼修”,聚焦民生关切,统筹推进老旧小区管网更新、绿化提升、适老化改造等完善类改造内容,不断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小区功能品质,努力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城市发展的质感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