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姜堰区教育系统举办第五期“行知讲堂”活动,区教育局班子成员,各中小学书记、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幼儿园园长,民办教育机构主要负责人,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教科研部全体成员参加。活动由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孙长春主持。
备课展示环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街南校区基于常态化“每日一备”的教研实践,聚焦“学科育人、学科素养、课程标准、教材解读、核心任务、学习评价”等要素集中研讨,推进“备前准备、共学共研、总结复盘”三个板块形成闭环,呈现“主持人+主备人+共研”的范式。研讨中,以学为中心,关注学生认知心理和学习机理,以主问、追问等形式互动,厘清“教什么、怎么教、怎么评”等问题,扎扎实实探索“向四十分钟课堂要质量”的有效教研;励才实验学校初一数学备课组现场进行七年级数学《等式与方程》两节小单元集体备课,以“全流程闭环、各环节落地”为核心,构建了分工明确、层层递进的备课体系:先由各小组分别负责上周教学反馈与错题衔接、课标教材研读与学情深度分析、教学框架及学单设计与研讨、教学问题及活动设计与打磨,最后聚焦作业设计并经全组讨论定稿续学单。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其核心保障与成功关键,在于将备课任务精准细化至每位教师,并推动全体成员基于明确分工前提下开展提前、充分、扎实的准备工作,最终以高效协同的组内合作,确保了小单元备课的深度、效度与精准度;省姜堰中学高一数学备课组借助学生前测和教学反馈,开展证据导向的备课研讨,提升备课工作科学性;以骨干教师对新课标、教材的指导性解读,确保备课和教学始终“以学为中心”;全员参与、热烈研讨、积极分享、打破孤岛,促进新老教师协同成长,也为课程实施提供校本化解决方案,推动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范式转变,为学生精准把握学习提供坚实保障。区教育局特聘教研员石志群、钱德春进行了现场点评。
在随后开展的专家讲座中,海安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中小学高级教师阙东进从备课组建设的再认识、学科组建设的再思考、主备课集智教研模式三个方面对集体备课作了精准指导。省姜堰二中校长邱晓昇以《胸怀鹄志能致远,垒石千层可跻云》为题作了专题讲座。他聚焦高质量、建设高品质教育的本质、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的文化和课程建设等核心问题进行精准剖析。两位专家分别从学校教学管理和学科组建设给予指导,既有高屋建瓴的教育视野,又有扎根课堂的实操干货,让与会教师受益匪浅。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这场“行知讲堂”活动带给与会教师无尽的思考和无穷的力量。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高金凤表示,本期行知讲堂是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背景下的实践探索,是姜堰教育追求公平、均衡、高质的行动取向。三所学校、三个学段的集体备课,有日备、有周备,形式不同,方式各异,但改革同向,路径相通。其中,学情、学理、学科素养高频出现,体现了姜堰教育人向课堂要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坚定信念。区励才实验学校副校长杨凤辉坦言,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高效备课的范本,更是一场激活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术共振”。放眼未来,教育技术与大数据将为教研插上“智慧羽翼”,推动备课从经验走向精准。这一切的终极指向,是奏响姜堰教育的“最美和音”——超越知识与分数,由思维深度、文化厚度与育人温度共同构筑起真正育人的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