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姜堰区“‘乐’满校园”素质教育展示活动在罗塘小学举行,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申海峰,区教育局副局长王东,全区各小学书记、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等参加。
校园内,“七彩园”“栖采亭”古意盎然,“草船借箭”“飞屋环游记”等主题场景栩栩如生。沉浸式阅读区内,孩子们或围坐讨论,或自由创作,在互动体验中亲近文字、感悟书香;乐跃场上,伴随着激昂的旋律,罗塘“乐娃”们身着统一服装,手持彩球完成整齐划一的动作。跳跃、旋转、队形变换,每一个姿态都充满力量与美感,传递出少年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乐学园、乐艺苑的舞台上,艺术之花尽情绽放。合唱《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古筝合奏《渔舟唱晚》悠扬婉转,课本剧《满江红》情感真挚…… 孩子们以歌、画、舞、剧等多元表现形式,展现了扎实的艺术素养;数字艺术室内,AI技术与音乐教学碰撞出新火花,学生们体验科技带来的艺术新体验;报告厅里,数学思维展示趣味十足,学生们通过逻辑推理、小组辩论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可感的思维游戏。
罗塘小学陈存梅校长以《“乐”满校园》为题,分享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与成果。
申海峰在发言中指出,要把活泼泼的孩子放在教育的正中央,用爱心、责任心和丰富的课程去滋养每一个独特的生命,书写百花齐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教育春天”。
打好人生底色:小学阶段的价值追求。要打好小学阶段基础的基础,核心就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尤其要将体育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强健学生的体魄,为他们应对学习挑战、拥抱生活风雨积蓄体能,淬炼其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与同舟共济的合作精神。要成绩,更要成长,要牢牢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信念,回归育人初心,回到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践行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念,满足孩子们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要让孩子从小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让孩子们对学习充满热爱,对未知充满好奇,对实践充满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意志品质。
提供丰富课程:小学教育的品质内涵。要让课程的丰富性给予孩子成长的无限可能性,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用好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让课程成为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要校本化实施课程,因校制宜、一校一策,开发适合的校本课程,打造“一校一品”课程特色,让课程成为学生行走的标签;要写好属于学校独有的句子,用选择型课程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型课程培育学校文化特质,全面提升小学教育内涵和品质。
倡导各美其美:美好童年的生动图景。要全员参与,不能搞盆景。教育的光芒要照亮每一个角落,让不同家庭背景、天赋秉性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获得成长的机会;要做到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相得益彰。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教育路径,让“乔木”成长为“乔木”,“小草”也能焕发自己的生机;要实现大家不同,大家都好的育人目标。谋划学校的发展,必须从学校文化、课程设置、教学创新、活动组织、教师培养等方面系统优化和重置,形成百花齐放的姜堰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