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季来临,加上流感高发
急诊室因感冒发烧、肺炎
心脑卒中、糖尿病足、皮肤瘙痒等
前来就诊的糖友明显增多
以至于很多糖友害怕过冬
如何做才能控制血糖平稳、平安过冬呢
泰州二院有一份
入冬指南请糖友们收下
一、健康饮食调血糖
在冬季,人们户外活动普遍减少,但食欲却往往比夏天好,无形中增加了控糖的难度,再加上寒冷刺激体内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上种种因素,使得患者冬季血糖往往比其它季节偏高。因此,在冬季,尤其要加强监测血糖,随时掌握病人的血糖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维持血糖平稳。
同时糖友们也要注意控制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保证均衡膳食,应该怎么吃呢?1.控制总热量:冬季由于运动量减少,应适当减少热量摄入。患者可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合理分配一日三餐,避免暴饮暴食。
2.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冬季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控制血糖和血脂。
3.饮食品种多样化:糖尿病患者冬季饮食应注重营养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
4.必要时睡前可少量加餐:在寒冷的冬季,身体能量需求增加,夜长昼短,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受到控制的情况下,如果能量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容易发生低血糖。如能证实确实存在夜间低血糖的情况,则可以睡前少量加餐或调整晚间胰岛素剂量。
二、适当运动要保暖
运动有助于降糖、减重、提高心肺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因此,如果没有禁忌症,均应坚持每天运动(如步行、慢跑、太极拳、气功、八段锦、舞剑等)半小时,运动时间最好选在早饭后或下午气温较高时,如果室外天气恶劣,也可在室内运动(如跑步机、做家务等)。老年糖友一定要注意不要空腹晨练,运动中注意防跌倒、防骨折。在运动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
三、规律服药控“三高”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体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心脑血管并发症。因此,规律用药是保持血糖稳定的前提。虽然天气寒冷,出行变得更加困难,但我们也应做到按时去医院复查,由医生根据血糖监测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及饮食,千万不要自己做主,随意增减药物或停药。
四、足部保健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下肢血管及神经病变。冬季气候寒冷,导致下肢缺血加重及皮肤皴裂,足部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一定要加强足部保健。具体要求如下:
糖尿病患者需要每天检查足部,看看有无擦伤、水疱、皲裂,尤其是足底、趾间及足部变型部位。
袜子要穿吸湿、透气俱佳的棉袜,每天更换;鞋子应宽松合脚暖和。
每晚用低于40℃的温水泡脚,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时间不宜过长。要用干毛巾把脚擦干,特别是脚趾缝间不要留水渍。
洗脚后须在足部涂抹油膏类护肤品,并适当按摩,以防皮肤干裂。足跟干裂者可外用愈裂贴膏。
注意:许多糖尿病患者存在感觉神经减退,无法准确判断水温,为安全起见,泡脚前要用温度计或请家人试一下水温。
另外,糖友应避免赤足行走;不穿高于膝盖的袜子;不要用热水袋、电热器取暖,以免烫伤。如果不慎烫伤,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处理,以免造成感染。
五、戒烟限酒好心情
所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禁止吸烟及其他烟草类产品、电子烟,并减少二手烟暴露。不推荐患者饮酒,如确实需要饮用,建议男性每日不超过25g,女性每日不超过15g酒精量,每周不超过2次。饮酒可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必要时饮酒后应监测血糖。
冬季抑郁症高发,糖尿病患者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糖尿病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和减压,多和他人交流,减少情绪波动,必要时要求助心理医生。
糖友们做好以上五点,必能平安地过好每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