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企业也是修行的方式
稻盛和夫把利他作为生命的根本任务。他讲,工作是修行。我们认为工作是赚钱,他认为工作是修行。修什么呢?天天把他的心变得心灵、心有力量、心安。这就是在工作当中修行啊。那么,怎么做呢?利他是他修行的方式。助人为乐,心更有能量了。助人为乐,心更灵了。助人为乐,心更安了。
所以,稻盛和夫在日本被称为经营之圣。这个经营之圣,不是他赚钱有钱了,给他弄一个名头叫圣人,不是的!经营之圣是讲,稻盛和夫他每天在经营能量。这种人,孟子说的“吾养浩然之气”。圣人每天都在增长能量,凡夫却在亏损能量。圣人每天在养正气。稻盛和夫怎么养正气呢?利他、帮人!所以说,利他是他修行的方式。
稻盛和夫通过经营企业来经营能量,这是他本身修行的方式。很多人在庙里面修行,有的在山里面修行,稻盛和夫是在经营当中修行。所以,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你要修行,你在哪里修行呢?就在你经营企业的过程当中,天天增长能量。稻盛和夫讲,无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在你死的时候,所有的这一切都将留在这个世界上,你带不走的,唯有灵魂跟你走下一段旅程。所以,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要使它在闭幕之时,比开幕之初,心灵更加高尚、更加有能量。
我问大家,我们每天都在工作。什么是工作呢?帮人是工作还是求人是工作?你自己想得很清楚:帮人是工作,求人不是工作。我们每天其实在赚钱,并没有在工作,因为只有在帮人的时候才叫工作。而你每天实际上是在赚钱、发财。发财可以不帮人,骗人也能发到。所以,我们并没有在工作,是在发财。今后转了,在工作当中修行,把工作当修行,提升能量。
所以说,我们这次学《了凡四训》,其实是学稻盛和夫如何学习《了凡四训》,用《了凡四训》来提升企业生命力的这么一个思路。
第二讲
谦德之效
大家把书翻到《了凡四训》的“谦德之效”这篇。《了凡四训》一共有四篇,第一篇是“立命之学”,第二篇是“改过之法”,第三篇是“积善之方”,最后一篇叫“谦德之效”。我们这一次从“谦德之效”开始学。
“谦德之效”是整个《了凡四训》的核心,也叫文眼。一篇文章总有核心的东西、画龙点睛之笔。龙画好了,如果眼睛不动,这条龙飞不上天的。《了凡四训》的“谦德之效”,恰恰是点睛之笔。《了凡四训》重要的理论、原则、方法,都在“谦德之效”里面提出来了,虽然文字不多,只有1000字,但是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在“谦德之效”花的时间也会多一些。把基础打好了,再来学习“立命之学”、“改过之法”,那就相当容易了。
学习经典的方法
我们学经典、学《了凡四训》,怎么学法最快速、最容易呢?我告诉大家,就是诵读,诵读经典是最快速的方法。读书有两种,一种叫解读,一种叫诵读。什么叫解读?“立命之学”一开始,“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啥叫“尔父”?啥叫“夙心”?查查字典,看看注解,分析分析,推理推理,研究研究,琢磨琢磨,这种读书方法叫解读。用这种读书方法,读一万年也读不懂《了凡四训》。太慢了!
还有一种方法,快啊,叫诵读。把字音念准了、文句念顺了,
意思理解不理解都不重要,一遍一遍往下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个意思自己就会跑进脑子里面,根本不用思、不用想。这种读书方法叫直觉。前者叫思虑,思虑慢。直觉快,直觉能读到经典的真趣。你看真假的“真”怎么写?“直”下面加两点。只有直觉才能读到真东西。
我们跟圣人最大的区别是认识事物的方式。圣人是用直觉看世界,我们用思虑看世界。直觉告诉圣人,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厚德载物,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根深业茂。我们只要跟圣人学,他用直觉,你用直觉,你马上就懂他意思了。你一分析,马上就把
意思理解不理解都不重要,一遍一遍往下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那个意思自己就会跑进脑子里面,根本不用思、不用想。这种读书方法叫直觉。前者叫思虑,思虑慢。直觉快,直觉能读到经典的真趣。你看真假的“真”怎么写?“直”下面加两点。只有直觉才能读到真东西。
我们跟圣人最大的区别是认识事物的方式。圣人是用直觉看世界,我们用思虑看世界。直觉告诉圣人,宇宙人生的真相就是厚德载物,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就是根深业茂。我们只要跟圣人学,他用直觉,你用直觉,你马上就懂他意思了。你一分析,马上就把你跟圣人之间隔开来,你的学习就打折扣了。
所以,学习不用探索,探索没法学习的。只要把经典一遍遍读下去,真正读到心里面,圣人的思想就变成我们的观念,这种念头就有助于增强生命力。所以,每次我们办了凡班,会利用大量时间让大家来读诵,一方面读经典,另一方面修炼我们的直觉。人没有直觉,你很难正确判断事物的。这是读经典的方法。
人有谦德,五福临门
首先要跟大家讲谦德之效的这个“效”字。什么叫“效”呢?人生的结果、人生的状态、生命的品质叫“效”。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做人何为圆满?做人怎样才叫有品质?不用大家去探索,只要学习就行了。古人老早就讲清楚了,在《尚书·洪范篇》里面,就讲到人生要追求五样东西,这五样东西就是今天我们知道的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样东西构成了完美人生。缺一样扣20分。大家有没有发现,五福当中有一福叫富贵。富贵里面有一福叫作富。富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财富。原来,我们今天发财致富,拼命追求的,只是五福当中一福的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只关心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的生命我们把它丢掉了。
第一福长寿
第一个丢掉的就是长寿,所以我们首先来给大家介绍长寿。人生第一大福就是长寿。离开这一福,后面的富贵康宁跟你就没有关系了。
今天很多人对于长寿并不了解,甚至我在讲课的时候,通常会有同学提出来:老师,长寿这一福能不能跳过去,直接讲富贵吧。意思就讲,我不要长寿,全要富贵。那你这个富贵谁来用呢?首先大家要能够从长寿来学习生命之道。
我们很多人总以为长寿是自然的,其实不然。我奶奶墓在南京,我有一次给奶奶上坟的时候,走进墓地,就看到路边上有一个墓碑,上面有一张照片,是个小姑娘,走近一看,只有19岁,19岁就离开人世间了。什么原因呢?根本原因,长寿这一福用完了,就这么长的福气。我又往前面走,又看到一个墓碑,上面有一个小娃娃,只有一岁,一岁就离开这个世间了,一晃就没有了,一眨眼功夫。什么原因呢?还是长寿这一福太短了,夭折了。所以,我们很多人认为长寿是当然的,不是的!今天晚上把鞋子脱了,明天是不是你穿都不一定,它不是当然的。
我女儿前两天给我讲了一桩事情。她有一个同学,26岁,大学同学。结婚一年多,孩子才刚生下来,这个妈妈得了肝癌,就走掉了。没有人想走,但是长寿这一福一用完,没办法,就得走。
我在南京讲《了凡四训》的时候,有一天打车去会场。早上堵车了,堵车以后,这个广播就播报了,说南京某某路段今天发生车祸,一辆小车撞上卡车,小车司机当场死亡,7点29分。我听了这个报导以后,心里面很同情,太可怜了,早上出门晚上就回不去了。我就想,这个人7点28分的时候,估计心里还在想,今天晚上请谁吃饭,明天跟谁要谈个生意,后天来参加《了凡四训》研修班。想了很多,甚至想了明年的。想那么多没用,7点29分一到,想啥都没用了。为什么呢?长寿这一福没有了。
所以,我经常讲,人生要把每一天当最后一天过,就比较真实了。我有一次,前两年,在深圳讲课的时候,讲完课了,深圳的一个老师请吃饭。就在吃饭的时候,他掏出手机,手机上有一张照片,是他和一个老和尚合影的照片。他让我猜老和尚的年龄。我一看,这老和尚红光满面,精神抖擞,虽然老了,但是精神很好。我猜吧,80岁。那老师说,你再猜。我心想猜小了,往大猜吧,90岁。他说,你再猜。我说,我眼神再差,也不能差20岁啊。但是猜吧,又不上税的,猜吧!我说,100岁。完全是猜的,没有依据啊,我心想这够数了。这个老师跟我说,你再猜。再猜,我不敢了。平常我都没见过100岁的人,我哪相信还有100岁的人。想到一个人,谁呢?新加坡的一个老太太,叫许哲,114岁去世的。这个老太太寿命长。什么原因呢?很简单,老太太助人为乐,天天增长能量。老太太每天照顾比她年轻的老人。那些老人六七十岁,一百多岁的人照顾他们。老太太长寿。想到许哲老人,我就猜这个老和尚110岁。我心里想,这样够大胆了吧?那个老师说,你再猜。我不敢猜了,没依据了。他就把实情告诉我,他说这个老和尚136岁,现在还活着。
当时我就很吃惊,不要说见过,我连听都没听过,136岁。我马上问,他在哪里?你们有没有发现,人们对长寿有一种本能的兴趣。老师跟我讲,这个老和尚就在你们南京。我是南京人。南京的浦口区汤泉镇有一个寺庙叫惠济寺,是惠济寺的觉贤长老。有人有名有姓。我每年都回南京过年,那年回南京过节的时候,我就托南京的朋友帮我打听,他们也不知道还有这么长寿的人,我要不讲没人知道。我就把一些信息告诉他们,他们帮我去找,找到了。找到了很高兴啊,通知我,说跟老和尚约好了。那天我就带着我的爸爸妈妈,还有我太太,和朋友一起开车过去。去了以后,一看老和尚,原来只觉得他精神焕发,后来见他以后,讲话的声音非常好听,声如洪钟。所以,看人身体好不好,看气啊。看气好不好,就听他声音啊。我们在座的企业家平常都用汽车,轿车。你一听轿车的门,就知道这车好不好。夏利车一关门,“咣”。奔驰车一关,“砰”。“砰”和“咣”是不一样的,听声音也能知道。这老和尚声音很好听。
跟我们聊天聊了两个小时,老和尚没喝一口水,谈笑风生,越谈越开心,就坐那儿一直谈。我爸爸看到人家老和尚那么健谈,身体那么好,就很高兴。我带我爸爸去,没跟他讲见老和尚。我跟他讲见和尚,我爸爸不去。他又没学佛,他见和尚干嘛呢?我爸爸喜欢摄影,我说,有一个老人,清朝的,136岁。我在地上捡一个清朝的碗就是古董啊,老和尚是清朝的古董啊!你要再跟他拍张照片,那这张照片珍贵了。我爸爸马上就有劲了。
到那边一看,是个老和尚,谈笑风生。我爸爸拉我耳朵就讲了,他说,你知不知道,在没见老和尚之前,我怎么想这个事情的?我想,136岁的老人,除了眼睛能动,其他地方动不了了。没见过,我爸爸也没见过。一见老和尚眼睛能动、腿脚能动,言谈举止那么风趣,我爸爸心里就佩服了:哎呀,还是学佛好,长寿!尤其当老和尚介绍到他的爸爸178岁去世的时候,我爸爸眼睛都亮了。我爸爸正好78岁,他过去总觉得自己老了,对生命没有希望了。听到人家爸爸178岁,我爸爸来劲了,“我还有100年好活”,对于长寿有信心了。所以,没有见过长寿的人,对于长寿是没有信心的。
觉贤长老今年已经139岁了。139岁是逗号,还不是句号,日子还得往下过。我听说老和尚最近还去了敦煌,还去了峨眉山。139岁,行走很方便。
我就问大家,你想长寿吗?想!你能长寿吗?不知道!你肯定是这样子的,没信心。当时我就请教老和尚,我说,师父,你老人家长寿,能不能把长寿的经验介绍介绍,我们也想长寿啊。我以为老和尚跟我们长篇大论侃一翻,长寿如何如何。就像现在你到一些大学,要学一点本事,他跟你讲,至少学三年五年。老和尚教我们,长寿很简单,做到两条就可以了。所以,在座的各位做到这两条,你也可以长寿。哪两条呢?
长寿第一诀:心要净
第一条,心要净。不要操心,不要劳神,不要生气,不要怨人。一切让就可以了,争不来的。让,一切都得到了,最重要的是你能得到长寿。
心要净,清净啊。这个清净的心,就是有能量的心,就是长寿的心。不生气,不怨人,不操心,不劳神,这个心有能量。当年蒋经国先生在台湾做“国防部长”的时候,曾经去拜访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德高望重,字识得不多,智慧很高。广钦老和尚很少说话,那次跟蒋经国先生就说了一句话,他说,生命的一切力量从定中来。什么叫定啊?安定。清净啊!当时蒋经国先生听完这个,明白了,回到“国防部”就开会,跟军官们讲,我们的心要能定能安,能敌50个师。不在人多,在能量大。
那么,老和尚这一生从清朝到现在,建过九座寺庙。解放前他是峨眉山金顶的一个寺庙的住持。这些寺庙建好以后,总有一些人来跟他争名夺利,我要做住持,我要做方丈,我要做监院,总之有人跟他争。当人跟老和尚争的时候,老和尚就一个态度,让!为什么?不生气,不着急,不上火,不劳神。你再看那些跟老和尚争的人,现在在哪里呢?一个都没有了,都死掉了。所以,我当时就想到乌龟和兔子赛跑,你说哪个第一名啊?肯定是乌龟。兔子跑得再快,你这公司发展再快,你命太短。你死了以后,老和尚爬也爬到你前面去了。乌龟寿命长,长就长在它会养气。
我上次在杭州讲课的时候,杭州有一个领导来看我。看我的时候,发生一件事情。他的手机上有一个挂件,挂件正好是一个乌龟。就在看我的一瞬间,乌龟头掉下来了。他一下吓死了,他说,老师,这是什么征兆?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你想做缩头乌龟呢,还是想做断头乌龟啊?过去他再想也想不到要做缩头乌龟啊。他问,这话怎么讲?我说,乌龟头怎么掉下来的?如果乌龟头缩到里面,头会掉下来吗?他说不会。之所以会掉下来,做了断头乌龟,都因老出头。要想头不掉下来,头要缩进去。什么意思?要让不要争。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人生要勇敢做缩头乌龟,否则早晚有一天头被砍断。老和尚做了几十年了、上百年了。按这个年龄推算,应该是宣统、光绪年间的人。皇帝都死了,他还活着。你就知道,长寿是第一福啊!皇帝是富贵啊,寿命短。
所以,第一心要清净。清净心是确保长寿的重要能源。
那我们今天呢?为10块钱、20块钱、100块钱,还常常生气。生气等于漏你的气,损你的生命能量。我记得我在北京有一次讲课,我就讲到,生一分怨气,损一分福气。有一个女同志在底下“哇”就哭了。下课我就问她,你哭什么?她说,老师你不知道,我以为生气可以惩罚我老公,没想到损自己的福气。我估计她天天在家里面,用生气的方式、挂脸的方式、摆脸色的方式来惩罚老公,没想到把自己福气损掉了。后来我们知道她家里面很有钱,但是你根本看不出她是有钱人,脸上一点笑容没有,满脸苦相,就是怨气把她的福气损掉了。
所以,老和尚从来不跟人生气,让。这些人都没有了,江山还是我的,我寿命长。所以,做人要长寿,家业要长寿,办公司首先考虑的是长寿,而不是考虑富贵。这个排法就告诉得很清楚,要从长寿做战略性规划,而不是把富贵放在第一。
长寿第二诀:去贪心
长寿的第二个秘诀呢?就是去贪心。贪心在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太严重了,不是一般的贪。找女朋友都得找99个。还有比他更多的。我看到有一个江苏的官员,一百三十几个,太贪心了。贪财、贪色、贪名、贪吃、贪睡,今天变成了生活方式。
古人有一首诗,“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面藏。若能跳出墙垛外,不是神仙寿也长。”神仙一讲大家就觉得神秘了,就觉得摸不着边际。其实神仙就是长寿的人,不是长寿的人根本当不上神仙。
你说老和尚是人还是神仙?你见过这样的人吗?没见过!所以,我们有不少同学都去见过老和尚了,跟老和尚在一起以后,就发现气质不一样。大家有没有发现神仙的“仙”怎么写?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山”。做神仙很容易,人只要往山里去,马上就是神仙了。为什么呢?山里面啥都没有。只要神仙一下山,马上就变成人了。为什么呢?山下什么都有,花花绿绿,光怪陆离,一下子就把能量给耗掉了。
神仙是高能量的人,人是低能量的神仙,全在能量区别。酒色财气四堵墙,我们被酒色财气给困住了,贪财、贪色、贪酒!今天的人太爱喝酒了,只要一喝酒,就把你从神仙变成人。多可惜啊!下次你想喝一杯酒的时候,告诫自己,我是仙,可不要降级变人啊。色呢?贪色!我们现在感觉到处在花花绿绿的世界,一打开电视,都是各种诱惑你的景象。记得我有一次参加凤凰卫视的节目《一虎一席谈》,当时碰到胡一虎,我们俩就聊起来。我说,有的媒体其实没啥东西,只有两种人。他说,哪两种人?一是女人,二是死人。他说,这话怎么讲?媒体就喜欢用死人和美人来吸引人的眼球。要不哪儿出了什么事了,用死人来吸引人的眼球。要不搞什么美女比赛,吸引人的眼球,大家爱看,这一看那就掉到色里面去了。都在耗你能量。
真正高能量的人什么样子呢?心中事少,没贪心。口中话少,不漏气。腹中食少,睡眠还少,能量高。这是高能量生命。酒色财气是高能耗生命!现在国家实行节能减排,下次节能减排的时候,把高能耗的都排掉,留下的都是高能量了。
老和尚讲去贪心。把贪心去掉了,人的能量就恢复了。古人教我们,无欲则刚。欲望越淡,信心、能量、正气就越强。就这么简单,此消彼长。做人还是做仙,完全由你自己选择,跟任何人没有关系。
这就是长寿的两个秘诀,谁做到谁就能长寿!
我看过一个报导,还有一个长寿的人,叫李青云。民国时候,李青云先生200多岁了,还在大学讲台上给人讲课。讲什么呢?教人长寿!据说李青云先生是康熙皇帝那个年代的人,生于康熙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677年,1933年才离开人间。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清朝皇帝都死一批了,他还活着。你就知道人家要什么,要长寿!有长寿,富贵才有意义。光有富贵没有长寿,你那个富贵短啊。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长寿又非常能长寿的民族。大家有没有看到,中华民族5000年,5000年的民族,就是用长寿的文化打造的。
所以,我跟大家讲,热爱生命要从热爱长寿开始。而我们的祖宗最有长寿的学问了。只要学不要探索,探索不来的。为什么呢?你的命太短了。有长寿的人,为什么不跟他学呢?为什么还自己探索呢?所以,要学习不要探索。根本不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不了河的。
这就是讲的第一福。
第二福 富贵
第二福是富贵。富和贵是中国人所热爱的。中国人不是说不爱钱,也不是说不喜欢钱,我们爱富贵啊,不然怎么把它放在五福里面呢?
有钱叫富,受人尊敬叫贵
有钱叫富,受人尊敬叫贵。做生意发财了,你叫富人,但未必贵。如果你还能受人尊敬,你是又富又贵。
今天我们做企业,富豪很多,贵族并不多见。北京大学经济中心的杨壮博士是我的朋友,他曾经给我讲过一件事情。他们每年办很多总裁班。有一次,有个总裁遇到杨老师,就想跟杨老师聊聊天。杨老师说,行啊!这个总裁就问杨老师,你觉得我幸福吗?杨老师说,你幸福啊,开的是好车,住的是洋房,公司办那么大,一年能挣那么多钱,连秘书长得都比别人漂亮,你还能不幸福吗?那个总裁跟他讲,我不幸福!杨老师就问他了,你怎么会不幸福呢?他说,我没有朋友。怎么没朋友呢?没有人信任他,没有人尊敬他,没人气,光有财啊!杨老师就很好奇,那你朋友哪去了?都被我骗完了!我们做生意当中,动了求人的心、骗人的心、害人的心,把钱挣到了,把朋友都得罪光了,没朋友了。这就应了《大学》里面讲的一句话,“财聚则人散”。一旦把不义之财聚回来,人气都跑光了。那没气了,没有幸福!所以说,不仅要富,并且还要贵。
稻盛和夫是典型的既富又贵。稻盛先生有钱,同时他非常受人尊敬。靠什么呢?就靠一个利他的念头,既得财,又得贵。简单!所以说,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讲,“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不能用道义的方式,不能用利他的方式,我得到钱财,我得到地位,这种地位我看不上,像浮云一样的。事实上也是浮云,得到了,然后也失去了。稻盛和夫做生意很明确,做生意,既要得财,还要人尊敬我。怎么办呢?利他,就这一件事情。
中国人对于富贵有追求。《大学》里面讲,“仁者以财发身”。今天我们对这个“仁者”有理解了,仁者爱人。什么人能爱人呢?有能量、有信心的人。凡是有能量的人都能爱人。
那么,高能量的人是什么样子呢?以财发身!“发身”,过去我们听得很少,不顺耳,发财听着顺耳。身写成身体的身,但不做身体讲,否则女同胞就不爱听了,让我发胖啊。不是!这个身是身份的身,身份有高低。古人讲以财发身,就是用我们的才华、用我们的财富,甚至用我们的力气,来帮人。一帮人,马上身份就提升了、身份就提高了。所以说,我们手上的钱干什么用的呢?不是用来消费的,而是用来发身的、用来帮人的。所以,钱财不能错用啊!自己享用叫享福,带给别人用叫积福。你得会用啊!
人生每分每秒都在做三件事情:要么在积福,要么在享福,要么在损福。如果拿这个钱财去赌博、吸鸦片、找小姐,那就叫损福了。买件衣服叫享福啊。如果拿它来帮人,那就叫积福了。
这次办《了凡四训》研修班,也是我们企业家以财发身的做法。所以,大家来这里生活、学习,都有人照顾,谁做的呢?当然有一批以财发身的企业家,他们带头做的。他们不仅要富,他们更要贵啊!这就把人生越走越高级了。
过去中国人重视贵,并不完全重视富。你们有没有发现,过去的老师叫秀才。秀才什么状态呢?前面加一个字,叫穷秀才。穷和富是有钱没钱上说的。但是秀才受人重视,秀才贵啊!怎么看出来贵呢?一个家庭,孩子到了五六岁,要启蒙了,爸爸也好,爷爷也好,就到处去寻访有道德的秀才。找到一个,就把他请到家里面来教孩子。过去学习之前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什么环节呢?拜师!老师先向孔老夫子行礼,三跪九叩。然后,老师坐在孔子像前面,爸爸带着儿子,或者爷爷带着孙子,向老师行三跪九叩礼。拜师啊!如果说秀才不贵,人家怎么可能拜他呢?所以,秀才是贵,但并不富。贵比富能量更大!
一般来讲,做生意发财叫富,贵是专指做官的人。你们想一想,是做官的管做生意的,还是做生意的管做官的?当然是做官的管做生意的。能量大!这个是我们讲的富贵。
帮人的心叫富,能尊敬人叫贵
如果从心理上讲这个富贵,意思更加准确、更加有味道。
什么是富呢?富是一种心态。什么心态呢?有东西愿意拿出来帮别人,这种心态叫作富。如果你很有钱,还想人家从兜里面掏钱往你兜里装,你叫穷人。如果你没有钱,你还能去帮人,这种心就是富人的心。能帮人能量大,求人帮能量亏,迟早能量亏光了。
西安有一个企业家,身价两个亿,钱很多。有一天,他太太从楼上下来,走在大街上,看见有一辆自行车非常漂亮,捷安特的,没上锁,顺手就推回家去了。他们家不缺自行车,但是我们讲凡是心穷的人、爱占便宜的人,就有这个习惯。时间长了之后,迟早穷啊!所以,爱占便宜本身是穷人的心态,而帮人恰恰是富人的心态。越帮越富,就这么回事!
可能有的同学想了,我肯定不拿那自行车。但是你想想看,如果你到公司里面,拿公家的复印机给你的儿子复印复习材料,你就动了占便宜的心。就这一念,你就成穷人了。我们还有很多企业家,也用这种心,让员工加班,却不发工资,你就动了穷人的念了。所以说,一切都在这个念头上决定的。
贵呢?就是能尊敬人,而不是求人尊敬。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自尊心太强、太好面子,太想让人尊敬了。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现在在网上特别强调点击率。点击率是典型的好名,求人尊敬。一旦点击率下降了,马上觉得心慌,不安了。求人尊敬啊!恰恰,尊敬人而不求人尊敬才是贵,求人尊敬叫作贱。
记得我在河南讲课的时候,讲《了凡四训》,当时登封电力集团的董事长陈董,老先生72岁,来听课。听了五天课,最后的时候非常感动,他说:“老师,我活到72岁,今天才明白生命是怎么回事。”当时他就跟我讲:“我有个请求,你能不能再到登封来给大家办一次,这次我出钱,我来照顾大家。”后来我答应他了,他很感动。然后陈董就在河南找个地方,打个电话请我过来。学《了凡四训》,地方很重要。学《了凡四训》都是有福的人,福人居福地啊!如果地方没有福,大家都随便来,你就很难享这个福。找到这个地方以后,让我去看,正好我在河南讲课,就开车过去了。陈董的车先到,我后到。我们到了以后,陈董已经在大厅里面等着了。我们前后大概差50米。我下车以后,他就给我鞠了90度的躬。当时我觉得很惭愧,赶紧跑过去,我说,陈董,不能这样子,你是长辈!他说,不对,你是老师,我是学生,学生给老师敬礼,这是师道尊严。给人尊敬,不求人尊敬,这是贵啊!
大家想一想,陈董给我鞠躬,我当时心里面是更尊敬他呢,还是瞧不起他?更加尊敬!所以说,你能尊敬人,你得到的恰恰是贵人。所以,今后我们在马路上,包括自己这些天学习,同学们见面,你一定要注意!过去我们一直都习惯他先跟我打招呼我再跟他打招呼,他不跟我打招呼我干嘛跟他打招呼啊,以为这样子很贵,其实恰恰相反。他只要比你先打招呼,他就比你贵半分,你就比他贱半分。抢着主动打招呼,而不管他打不打招呼,这就是贵。所以,人不仅要富,而且要贵。而贵跟钱多钱少一点关系都没有,跟你能不能恭敬人有关系。
以上是讲的生命的第二福一富贵。
第三福 康宁
第三福呢?康宁!“康”就是没有病,“宁”就是没有灾。无病无灾,这是有福的样子。如果你长寿了,却有病,五福不圆满!
今人治病,古人养生
大家想想,我们今天人的身体情况、健康状况是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我告诉大家,今天人的身体情况是越来越不好。没有因为经济增长了,我们的健康也增长了。恰恰相反,经济增长了,收入增加了,房子大了,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差了。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两个指标一比较就知道了。第一个,我问大家,今天的医院比以前多还是比以前少?比以前多!医院比以前多,一定是病人比以前多。第二个,药品比以前多还是比以前少?比以前多!两个指标你就看出来,今天的人健康越来越差了。
我记得我讲课的时候,有一个医院的领导来听课。他告诉我,他们医院每年的收入多少呢?21个亿。什么概念?多少人努力生病,才能造就21个亿。你要稍微不努力,他得不到这个钱。后来有个医院的领导下班来找我,他说,老师,我们医院46个亿。你看,多少人生病啊!
为什么经济发展了,医院多了,药品多了,我们反而生病了?这跟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对于生命的认识差距有关系。你们有没有发现,古代的医生不多,药品也不多,为什么古人生病少而现代人生病的多呢?
黄帝对我们的贡献很大!我最近在看有关黄帝的功德事迹。黄帝他老人家有三个功绩是我们不能忘的。第一个功绩,他是我们的老祖宗,没他就没有咱们,这个功劳太大了。我们长的啥样子都跟他有关系。你长不出大鼻子来的,你也长不出蓝眼睛来的,你就是这样子的。谁决定的?我们的先祖黄帝决定的。5000年不衰,都是读着《黄帝内经》才有今天的。没有《黄帝内经》,中华民族不会有今天。第二,建立中国古国体制,划野分疆,全国分九州。第三呢?黄帝命仓颉造字,因为有字,文化就传承了。文以载道,你才能读到《黄帝内经》。如果没有文字,你靠什么读《黄帝内经》?这三大功绩就是黄帝对我们的恩德,我们对黄帝要了解。
《黄帝内经》里面讲得很清楚,“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乱不治已乱”。什么叫未病呢?什么叫未乱呢?未病不是说你的肠胃不好,得了胃病了,不是!是不让你生病,而不是等生病以后再去治病。《黄帝内经》讲养生,不讲治病。把身体养好了,根本不用治病。生病是养生没有做好造成的。
所以,古人强调养生,不强调治病。今天的人已经不注重养生了。那么,养生跟治病最大差距在哪里呢?当你生病的时候,灾难已经发生了。像失火一样,你比方讲失火了,消防队来了,把火扑灭了。扑灭的是火,灾难都发生了。记得有一次我在北京讲课的时候,北京有一个女企业家急急忙忙来找我,一进门就跟我讲,她说,老师,烧了。我说,什么东西烧了?她说,一把火。我说,什么一把火?话都讲不出,就很急啊!后来我才知道,我这朋友是做图书生意的,其中有一间仓库,存了5000万的图书。一把火烧了38个小时,一瞬间5000万统统没有了。消防队来了,火扑灭了,5000万没了。这就是我们讲的生病的概念。最好是不失火、没有灾难。《黄帝内经》讲的是这个原则,不让你生病。
养生就是正常生活
记得有一次,我跟几个朋友去北京昌平中石化一个疗养基地。其中有一个朋友就问这个基地负责人,你们这儿也养生啊?是啊,我们搞养生。后来这个朋友就问了,你们这个养生怎么搞法?那个负责人的回答,让我非常吃惊。他竟然把养生讲得那么简单、那么准确,一点没有废话。什么叫养生?四个字,正常生活。生病就是不正常生活造成的,正常生活怎么会生病呢?生病是没有正常生活,没有正常吃饭、正常睡觉。现在连吃饭、睡觉都不正常了。怎么睡才叫正常呢?你说是白天睡觉还是晚上睡觉?当然晚上睡觉了。今天很多人却白天睡觉。晚上什么时候睡觉最养人呢?子时。晚上11点到凌晨1点钟这个时候睡觉最养人,睡两小时就足够了。而我们11点到1点钟,有很多人打麻将、在卡拉OK唱歌,不睡觉!
人就活一口气,没气就没命了。这一口气又分阴气、阳气。“一阴一阳之谓道”,整个生命就这么循环。晚上是补阴气的时候,如果你在工作没有睡觉,阴气补不上来。早上天蒙蒙亮的时候,阳气开始上升,如果你还在睡觉,阳气补不上来。阴阳两气一亏,气血不调,没有一个不生病的。人就是活一口气。你们到香港注意看,香港人有钱,脸色不好看。为什么不好看呢?晚上不睡,早上不起。
我做心理医生的时候,凡是焦虑症来找我的,我都问同样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晚上几点睡?基本上焦虑症的人晚上睡不着,不超过12点根本睡不着。那么怎么解决焦虑症呢?其实根本不存在焦虑症的问题,这是西方人的说法。气亏人马上就躁,气补上人马上就平和。所以说,补气就行了。治焦虑症,方法极简单,晚上10点钟到凌晨1点间要睡觉,早上6点钟要起来。早睡早起,晚上补阴气,早上补阳气。阴阳气一补上来,不用两三个月,你马上精神焕发,哪还有什么焦虑?没有这个说法的。
王永庆,台塑的老板,现在去世了。老人家长寿!王永庆每天早上几点钟起来呢?王永庆每天早上两点钟就起来了。你说他每天起来那么早干什么呢?王永庆知道,早睡就会早起。他睡得早,他知道补气。晚上过了1点钟再睡,就是多余的了。你们注意看,如果你有心,早上两三点钟起来,拿鸡毛往地上一放,鸡毛会往上飘的。为什么往上飘?阳气往上升。人家很清楚,一早起来要采气。所以,人家一早就起来,要么打坐,要么读书,要么工作。我们呢?不会工作!王永庆是睡过觉以后再起来工作,我们是工作以后再去睡觉,正好相反。人家还不耽误事,你耽误事。所以,你就知道要学会睡觉。
早睡早起不生病。过去有一句话,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天补。什么叫天补?按天时来生活。太阳起来你起来,太阳睡觉你睡觉。你是大的宇宙系统里面的一个小东西,你哪能违背大的呢?就像一个时钟一样的,时钟一打开,无非两样东西,一个叫主动轮,一个叫从动轮。我就问大家,是主动轮带着从动轮转,还是从动轮带着主动轮转?一定是主动轮带着从动轮转。你一定是跟着那个大的循环走。就跟坐电扶梯一样的,电扶梯往下走,你偏要往上走,那你会累死啊,耗能量!电扶梯往上走,你也往上走,多舒服啊。顺天时就在养生。
今天的人,看似大家生活丰富多采了,天天在伤身体。我有一天跟太太聊天,突然她问我一个问题:现在为什么戴眼镜的人那么多?我们在座有多少戴眼镜的?我自己也是的。过去以为是读书读多了,现在发现不识字人也戴眼镜。不是读书读多了,用眼用多了。自从发明了电灯,人就没日没夜地用眼睛。过去人不用啊,一到晚上七八点钟,油灯一吹,睡觉去了,那个眼睛就休息了。今天不行啊,到了12点还在看电视。你这个眼睛不伤,哪个地方伤?今天的眼睛不好,靠眼镜根本解决不了,因为你用眼睛过度了。不仅用眼过度,你整个身体都已经过度了,透支啊!所以,要按天时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这次到温哥华,发现温哥华正如他们所讲的,是神住的地方。太享福了!温哥华人,我们办班的时候,9点钟办班已经比较早了,他们10点钟上班。到了晚上5点钟,商店里面找不到人了,你要买东西没地方买。人家真的是按天时生活啊。没去过温哥华,我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地方。去了以后发现,那个地方真叫适合人类居住。在那个地方时间长了,估计人就变成神仙了。神仙再到了这里来,估计也会变成人。为什么变呢?劳累过度!这就是讲不会睡觉。
不会吃饭也是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不会养生啊,身体养坏了,养坏了就生病了。身体坏了靠药,药就像救火一样,只能救火不能救灾。所以,今天的人疾病多。身体有很多疾病根本没有解决的方案。糖尿病谁能解决?根本解决不了。中国有9600万糖尿病病人,据说还有1.2亿人正在努力得糖尿病。两项加起来,将近两亿人得糖尿病,那还了得?什么原因呢?不是医院少了,不是大夫少了,而是生活管理错了,不注意养生,光注重治病。所以,从今天开始,大家要注意养生,不治病了。有一句话讲得很好: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你到底要养谁你自己清楚。
信任危机是最大的灾难
“宁”是无灾。今天的灾难,大家看到的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多。频繁度在增加,深度也在增加,现在连空气都变成灾难了。昨天我看了一个报道,说北京现在有些人戴着防毒面具上班。为什么呢?空气有问题。灾难!这种灾难媒体上报道很多,我们不去讨论它,我要跟大家讨论的是另一种灾难。哪一种灾难呢?信任危机是生命的灾难。今天有两大灾难是我们躲不过去的,你每天都会碰到。一个灾难叫信心危机。你没有信心就在危机当中。第二种灾难就是信任危机,你天天受它伤害。父子之间没有信任,家庭的灾难就发生了。今天父子是有代沟。什么叫代沟啊?就是不信任。本来父子有亲,现在父子有怨,这就是灾难。父子不通气,两个人都堵上,直接伤害两个人的能量状态。“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夫妻之间如果有信任危机,感情的危机发生了。今天的夫妻之间感情危机很深,常常吵架,有的不说话,冷暴力啊!
前一段时间看到很有名的公众人物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这种暴力不仅伤身体,直接伤害夫妻两个人的心灵、伤害两个人的能量状态。人和人通了就乐,人和人不通就恨。一通就爱,一堵上就恨。从爱转为恨!据说现在两人已经离婚了。离婚能不能解决人和人的信任问题呢?还是解决不了。今天的离婚率非常高。离婚率高,主要原因不是没有钱,也不是没有房子,更不是没有车子。没有什么?没有信任!
谈恋爱,我想我们在座有不少了凡同学都是过来人。谈恋爱最初有个介绍人,帮大家介绍一下子,两个人认识了。第一次见面之后,一个站东头,一个站西头。为什么站那么远呢?彼此之间不了解,没信任,有一点陌生感。等一个礼拜下来以后,走近了点了。等一个月下来以后,就一起吃饭去了。三个月下来以后,一起看电影,走得更近了。半年一年下来以后,手牵着手逛街去了。到了一年两年下来以后,胳膊挽着胳膊就到登记处登记去了。信任在增加,婚姻就成熟了。
大家想一想,如果当初介绍人一介绍,两个人就一起拥抱,那人家一定要说你非礼。为什么?没有信任啊!没有一份信任,那个动作叫非礼。有信任,那叫亲热。亲热还是非礼,不由动作决定啊。由什么决定?由信任不信任决定!今天离婚就是因为没有信任。有信任就结婚,没信任就离婚。这是生命的危机。夫妻离婚,最受伤害的还不是夫妻,而是儿女。为什么呢?儿女没有根了。等我们讲根深业茂的时候,你一听就明白了。这个对家业的破坏是致命性的,永远不能恢复。
在公司经营企业,上下级之间今天的信任度很差,彼此猜忌,相互防范。我记得马克思很早就关注这个问题。马克思说,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主要指劳资关系一资本家跟劳工之间的关系。如果生产关系能够和谐,生产力一定高。如果劳资关系冲突了,生产力被破坏了。马克思很早就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马克思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他用什么方式解决呢?他是用斗争的方式来解决,用老板跟员工斗争的方式,这个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用斗争,要用和谐的方式。
稻盛和夫很好地解决了劳资的关系。他用什么来解决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呢?用利他!老板利员工,员工利老板,这个公司兴盛啊。做生意靠什么?做生意靠信任。今天做生意最难的,不是没有产品,也不是没有服务,而是彼此怀疑不信任。如果信任度增加,你的财富、你的经营的速度会非常快速地成长。
巴菲特曾经收购沃尔玛旗下的一家仓储公司。这个收购案很大,300 亿美金。那么大单的生意,事先调查、审计、研究、核实,不仅花钱,还要花很多时间。但是这个收购案时间非常短,两个小时搞定了。为什么这么快呢?就是巴菲特的一句话,他说我相信沃尔玛。因为相信,再复杂的事情就简单了。因为不相信,简单的事情也变复杂了。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今天之所以把问题搞复杂了,想了很多措施,想到很多的后果,都跟彼此之间不信任有关系。这是生命的危机。
早上跟大家讲到,人气决定企业的成败。信任同样决定企业的成败。信任、人气是企业的核心生命力,它占你企业经营的百分之八十。产品满打满算做到优秀,最多占百分之二十。所以说,信任危机对生命的伤害太严重了。今天这种伤害已经到了生活的每个层面了。在北京,坐地铁要安检。安检是什么概念呢?先怀疑你是坏人,检查完以后才把你当好人。我不是说安检不重要,我是觉得信任危机已经对我们的生活品质造成极大的破坏。
在这儿讲的无灾无病是有福,叫康宁。今天,身体不如从前了,信任不如从前了,我们今天真的没福了。我们的幸福在打折扣,现在知道在哪里打折扣了。所以,评价生命的品质,五个指标,一一对照,你马上认识生命了。
第四福 好德
第四福是好德。一个人好什么,直接能看出他有福没福。孔夫子在《论语》里面讲,“未有好德如好色者也”。从一个人好德还是好色,就看出来这个人有没有智慧了。有智慧的人好德,愚者好色。好德是有智慧的表现,智慧高有福,智慧低没福。
古人有一首诗,叫“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二八”这是女孩子,二八一十六岁。16岁的女孩子,长得楚楚动人,人见人爱。你只要一动心,那你就有灾难,她腰间藏刀。你说,没看见刀啊!“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就把你的精气神,像抽水一样抽完了。
这个精气神,不要光理解为生物学的概念。这个精气神直接连着长寿、连着富贵、连着康宁,也连着好德、善终。它是福气的一种表现,它是能量。你好色损的是能量、损的是福气。
中纪委公布了一个数字,百分之九十五落马的高官都是倒在“色”字上。什么意思呢?只要沾上“色”字,色是损福最快的。万恶淫为首,不仅让你身体不好,还让你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损福!所以,古人提出来,要谨防“色”字。
过去在朝廷做官,一下班回家,太太就跟丫鬟讲,扶老爷去书房。干什么去呀?读四书五经,好德去了。今天我们一下班,去哪里呢?直奔卡拉OK房。到那边干嘛呢?到那边损福去了。你不知道那个地方不能去啊,那个地方能去吗?不能去的!直接影响到你整个家庭的福气。所以,要好德,不能好色。
稻盛和夫是个好德的君子,不好色!我有一个朋友跟稻盛先生很熟,去日本常常去稻盛家里面。日本的男生好色的多,稻盛先生没有这种倾向。他不是说因为自己是企业家,很有名,很成功,也像某些人开始换老婆了。他没有,老婆还是老婆,外面没有任何的所谓拈花惹草的地方。人家把德都放在了事业上,我们把德损在好色上了。
有个企业家,也是我们了凡同学,参加一个代表团,去阿尔巴尼亚,准备到那边投资。这些企业家一到阿尔巴尼亚以后,这个了凡同学平常爱读书,好德。早上起来,他到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广场上,拿着《了凡四训》就读了,“《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在阿尔巴尼亚念《了凡四训》。阿尔巴尼亚的人都在看他。阿尔巴尼亚人民对中国人很友好,就围着看。他也不动,他在读书,好德。还有几个企业家呢,一到阿尔巴尼亚,就问使馆的工作人员,夜总会在哪里呀?马上就打听夜总会在哪里。人家告诉他,说你们在这里语言不通。他们怎么回答?干这个事情,不要语言通的。胡作到什么地步啊?一个好德,一个好色,生命完全两样。所以说,要好德不要好色。这是好德的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好德就是要把信心作为你终身的追求。有信心叫有德,没信心叫没德。要热爱信心、热爱能量、热爱正气。厚德载物,养吾浩然之气。圣人就是把提升能量作为终身追求的。等你走的时候,就比你来的时候,能量高了。要想确保你走的时候就比你来的时候能量高,你一定要做到今年比去年能量要高。要保证今年比去年能量高,你要保证这个月比上个月的能量要高,你要保证这周比上周的能量高。大家想一想,我们这五天学习,你要确保你五天后比五天前能量高,你这个人生在进步,否则就退步了。所以,每分每秒都要以提升信心和能量作为人生的标准,这叫好德。
第五福 善终
第五福就是善终。前面四福讲的是你活着时候的状态。你死的状态也由你有福没福来决定。有福的人死是什么样子呢?寿终正寝,无疾而终,叫善终,都是有标准的,连死都有标准。这个世界咋能没标准呢?关键是我们知不知道、能不能做到的问题。
第一个标准是寿终正寝。
先说寿终。这个寿终是讲你的寿命。比如说命里面该你活80岁,你活够80岁了,一点没有亏损,你叫寿终。如果命该活100岁,你只活90岁,你还叫不寿终,你亏了10年。我们看了凡先生就知道,孔道长给他预测,他这一生的寿命只能活到53岁。如果他要活到53岁,他叫寿终。如果他43岁就死掉了,就不是善终。这是第一个标准。
第二个呢?正寝。死的时候是死在家里面,不是死在别的地方。死在医院里面都不算善终。死了以后,儿孙送终,把你安放在家里面,在最中间的屋子里面来祭奠,这个叫正寝,否则就不正了。有很多老人到了晚年,生病不去医院。为什么呢?他怕进了医院再也出不来,就不能善终,所以很不愿意去医院。而我们做儿女的有时候不了解,说,爸爸,医院医疗条件好,抢救及时,服务周到。你哪知道老人怎么想?他不想这么多,他就想我能善终。所以,你不要强迫他去医院,你把大夫请到家里面来。否则,本来病没那么重,你非要强迫他去医院,到医院他急,病就加重了。
无疾而终就是没有病,安然而逝。我有个朋友,是清华大学的老教授。我认识他的时候他70多岁了,我只有30多岁。他跟我讲,他爸爸就是寿终正寝的,无疾而终。他爸爸是95岁去世的,是詹天佑的同事,第一代铁路工程师。那天中午,他爸爸在家吃饭,吃好了,碗往里边一放,就跟孩子们讲,我到里屋休息一会儿。大家在吃饭,等吃好饭,到里屋看爸爸的时候,爸爸坐在沙发上。再一走近,才知道爸爸已经走了,走得很自然,走得很安详,一点都没有垂死挣扎的样子。这就是善终啊!
很多人死的时候不是这样子的,不想死,那也不能不死啊,就挣扎,惨不忍睹。有的人是被打死的,有的人是被气死的,有的人是被骂死的,有的生这个病那个病死的,跳楼死的,跳海死的,上吊死的,各种死法不一样,通通不能善终。中日友好医院的徐大夫,是国际部的主任,他跟我讲过这个事情,他们每天接待的人,都是国际友人,都是有身份的人。平常很有身份,一到快死的时候,什么尊严都没有了,乱喊乱叫,哭天喊地。还要抢救,不想死。把这个管子插上去,起搏器“咣咣”,人翻过来翻过去,就跟翻肉片一样的,一点尊严都没有。徐大夫就跟我讲,他心里面就萌动一个想法,人要是死的时候也很庄严就好了。
死的时候要有尊严,今天死都没有尊严。所以,我们要想一想,未来我们有这一天。人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其他事情都不一定。哪件事是肯定的?你一定有那一天。你要确保那一天你庄严地死,你善终啊!人只有善才称为终,不善不能称为终。可以叫死,可以叫亡,可以叫逝,不能叫终。只有一种人能叫终,就是善终。
这就是讲的善终的第一个标准。
善终的第二个标准,就是我死了,子孙代代不衰,这叫作善终。终而不终,家业传承有人。如果我一死,家业就败掉了,我就是不善之终。
第三个标准呢?是稻盛和夫先生定出来的。什么叫善终?就是我走的时候,要比我来的时候,能量要高。到那个时候,你能量一提升,从人就变成仙人了。如果能量低,你很可能就变成其他的生命形态了。
在《了凡四训》“改过之法”上讲,“做人不为圣人便为禽兽”。在这一生,你能量提升,你就变圣人了,能量一降低,就变禽兽了。禽兽也是动物,是能量比人低的动物。你能量低就变成禽兽了。这不是骂人的话,是事实!
所以说,善终有三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