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姜堰生态环境局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共享治污设施建设等工作,不断擦亮高颜值生态底色,“两山”转化效益凸显,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共融共进。
一是优化功能区域划分。通过积极上争,科学调整生态红线、生态管控区,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高效打破制约全区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为全区经济发展争取了适度空间。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硬约束,坚决不引进高污染、对生态功能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努力挖掘“湖”文化品牌,以非遗为依托,保留溱潼洲南、龙港村两座青砖窑。
二是全力上争补偿资金。充分发挥生态文明专项资金引导作用,积极争取资金助推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和项目顺利进行。其中,淤溪镇鲍老湖生态修复工程获得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资金1700万元;溱湖“生态岛”试验区已入选江苏省2024年“生态岛”试验区试点项目入库名单并获评二级试验区,最高可获得2500万元奖补资金。
三是推进“绿岛”建设。率先推进共享治污设施“绿岛”建设,实现同一行业、同一类型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治理、稳定达标排放,先后建成蒋垛小砂粉废水废气集中处理设施、开发区小微企业危废集中收集贮存中心等“绿岛”项目,加快推进溱潼金属表面清洗中心建设,有效化解“治污要赔、不治要停”局面,全面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改善区域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