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溱潼镇聚焦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等景区道口多、车流量大等现状,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以“法治+交通文明”举措助力提升群众交通文明意识。
以法治宣传为主力推动“知”法律。一方面,服务交通要道。会同交警大队在盐靖高速出口察看货车超载情况,提醒疲劳驾驶危害,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另一方面,服务主干道。组建“周事周办”党员志愿服务队,以“每两周用半天业余时间,为群众办好一件法治实事”为理念,瞄准电瓶车驾驶人闯红灯、逆向行驶、不戴头盔等违法违章行为,志愿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道路交通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5次志愿活动。
以矛盾调处为契机推动“懂”道理。开展人民调解员季度培训,专门组织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宣讲,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融入矛盾纠纷调处过程。协同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赔偿纠纷调解完成后,以自愿为原则,通过普法说理的形式,依托公安交通违法警示教育基地,组织事故当事人进行“以案释法”精准普法活动,让其直观感受交通违法严重后果、自觉警醒。法治副校长进溱潼中学、溱潼小学等,给师生作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专题宣讲,推动“释”法“懂”道理。
以交通协管为补充推动“践”风尚。将特殊人群依法监管与警示教育相融合,组织符合条件的涉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类社区矫正对象,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开展协助维持交通秩序公益活动。组织涉交通犯罪社区矫正对象在执勤交警的带领下开展公益活动,辅助交警开展劝导行人和非机动车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劝导电动车驾乘人员规范佩戴头盔等。今年以来,已累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相关活动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