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姜堰概况
    • 位置面积
    • 自然资源
    • 行政区划
    • 风景名胜
    • 文化传统
    • 姜堰微矩阵
    • 姜堰故事
  • 姜堰动态
    • 重要信息
    • 姜堰动态
    • 网友投稿
    • 视频展播
    • 专题专栏
    • 官方动态
    • 官方公告
    • 教育动态
  • 走进姜堰
    • 姜堰城建
    • 姜堰交通
    • 姜堰教育
    • 姜堰旅游
    • 姜堰商业
  • 三水沙龙
    • 网络文学
    • 行者杂谈
    • 摄影专栏
    • 学习园地
      • 学习书籍
      • 学习笔记
    • 美食佳园
    • 手艺人
    • 身边事
    • 奇闻杂谈
    • 健康常识
  • 历史传承
    • 中医药传承
      • 中医典籍
      • 中医视频
    • 文化传承
    • 佛教文化
    • 道家思想
    • 武术传承
    • 名人名家
  • 在线投稿
  • 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_专题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_专题

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大讲堂--理论

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大讲堂--理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三水沙龙
  • 网络文学
  • 行者杂谈
  • 摄影专栏
  • 学习园地
    • 学习书籍
    • 学习笔记
  • 美食佳园
  • 手艺人
  • 身边事
  • 奇闻杂谈
  • 健康常识
  • 首页
  • 三水沙龙
  • 网络文学
大暑:送瘟消暑 滋补养生(解码二十四节气)

  “晓牧侵星大暑天,昼寻芳树绿阴眠。惜牛不使冲残日,归带黄昏饮小川。”宋代黄庶这首《次韵和真长四季牧童》描绘了一幅大暑日牧童寻荫小憩的图景。诗中提到的“大暑天”,正是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暑”为炎热之意,“大”者,“乃炎热之极”也。大暑于每年公历7月22日至24日交节,此时正值“三伏”中的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于是送暑、消暑便成了生活的主题。民间消夏的方式五花八门,花间竹影、凉茶豆糕,为的是驱走炎热,留下清凉。

  浙江台州椒江葭芷的渔村有“送大暑船”习俗。此活动每年大暑日举行,主要是迎、送当地的“五圣”神。“五圣”是浙江台州湾一带民间流传的5位瘟神,“大暑船”则是承载“五圣”出海的模型船。此船形如缩小版的三桅帆船,长约10米,宽约3米,重将近2吨。船舱内放置神龛、香案、水缸、桌椅板凳等船上用品以及各种酒食米面,还有刀矛、枪炮等自卫武器。大暑节气,正值东海休渔期,渔民们便趁此空暇举行隆重的仪式,将“五圣”送出海,为的是驱除疫病、保佑平安。大暑日清晨,浩浩荡荡的送神队伍抬着精心制作的大暑船从当地的五圣庙出发,前往椒江口。所经道路两旁人山人海,观者如潮。队伍前有鸣锣开道、钢叉护持,鼓号喧天;中间是香亭台阁、高跷彩车,狮龙腾跃、武术杂耍赢来喝彩不断。及至椒江口码头,队伍自动散开,掐准海水落潮的时间,将大暑船拉出渔港,让船趁着落潮大水,漂向大海,带走疫病与暑热。如今的“送大暑船”没有了旧时“送瘟神”的紧张、神秘气氛,而是充满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人们兴致勃勃地赶来参加,观看精彩的民间艺术表演,自己也热火朝天地投身其中,将平日里“蛰伏”的艺术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大暑近农历六月廿四,江南民间有观莲节,俗称“荷花生日”。江苏苏州葑门荷花荡自古便是远近闻名的赏莲佳地。张岱在《陶庵梦忆·葑门荷宕》中记述,天启壬戌(1622年)六月二十四,偶至苏州,看到“士女倾城而出”,聚集在葑门外荷花宕观赏荷花。楼船画舫,乃至小船,都被租借一空。船上丝竹管弦,轻歌曼舞,人们宴饮听曲,赏花纳凉,“灿烂之景,不可名状”。荷花荡离苏州冰窖不远,赏荷花时,伴着阵阵幽香,还能吃到冰镇西瓜,令人心旷神怡。

  大暑时节,天气酷热,人体流汗多、消耗大,时令饮食大体有滋补、消暑两类。民间以为大暑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吃羊肉、喝羊汤,出得一身大汗,可以排除身体内的积热和毒素,有益健康。山东南部地区在大暑日要喝羊汤,俗称“喝暑羊”。福建莆田人有“过大暑”习俗,此日家中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以滋补元气,亲友之间也常以荔枝、羊肉为互赠的礼品。

  此外,还有不少地方讲究吃凉性食物以消暑解毒。比如福建、广东和台湾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茎叶晒干后可熬制成“烧仙草”,是一种消暑甜品。当地有“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的民谚。江浙一带人们惯饮伏茶,这是一种特别配制的消暑茶,常以青蒿入茶,再配上陈皮、六月霜、白菊花、十滴水制成茶包,清热解毒。此外,桑菊荷叶茶、二豆饮、金银花饮、决明子茶、焦大麦茶等,都是兼具药用价值与清凉口感的祛暑佳品。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7-22
点击: 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站为公益网站,部分信息搜集自网上,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处暑:渐有新凉递好秋(解码二十四节气)
  • 下一篇:最好的修养:人前不炫,人后不谤,人上不傲!
  • 中央及部委

    • 人民银行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应急管理部
    • 退役军人事务部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生态环境部
    • 自然资源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商务部
    • 农业农村部
    • 水利部
    • 交通运输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财政部
    • 司法部
    • 民政部
    • 公安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科学技术部
    • 教育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国防部
    • 外交部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省及直辖市

    • 北京市
    • 天津市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市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市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台湾省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地市区

    • 姜堰区人民政府
    • 靖江市人民政府
    • 泰兴市人民政府
    • 兴化市人民政府
    • 海陵区人民政府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
    • 南京
    • 无锡
    • 徐州
    • 常州
    • 苏州
    • 南通
    • 连云港
    • 淮安
    • 盐城
    • 扬州
    • 镇江
    • 泰州
    • 宿迁
  • 新闻媒体

    • 中国台湾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求是网
    • 中国网
    • 光明网
    • 法治网
    • 中工网
    • 中国一带一路
  • 其他综合

    • 姜堰自然资源和规划网
    • 姜堰人网
    • 姜堰三水网
    • 溱湖风景区
    • 溱潼古镇
关于本站

  本站是由姜堰区互联网协会合作开办的公益性网站,旨在服务姜堰,推介姜堰,向公众展示姜堰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真实有效信息数据,为投资、招商提供全方位服务。

  欢迎投稿,一经录用,及付稿酬。

  联系或投稿邮箱:wezi8899@qq.com

合作单位
  • 姜堰区互联网协会

微信关注

手机访问

Copyright © 泰州市全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8771号-3 苏公网安备32120402001089号
  • 首页
  • 电话
  •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