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姜堰概况
    • 位置面积
    • 自然资源
    • 行政区划
    • 风景名胜
    • 文化传统
    • 姜堰微矩阵
    • 姜堰故事
  • 姜堰动态
    • 重要信息
    • 姜堰动态
    • 网友投稿
    • 视频展播
    • 专题专栏
    • 官方动态
    • 官方公告
    • 教育动态
  • 走进姜堰
    • 姜堰城建
    • 姜堰交通
    • 姜堰教育
    • 姜堰旅游
    • 姜堰商业
  • 三水沙龙
    • 网络文学
    • 行者杂谈
    • 摄影专栏
    • 学习园地
      • 学习书籍
      • 学习笔记
    • 美食佳园
    • 手艺人
    • 身边事
    • 奇闻杂谈
    • 健康常识
  • 历史传承
    • 中医药传承
      • 中医典籍
      • 中医视频
    • 文化传承
    • 佛教文化
    • 道家思想
    • 武术传承
    • 名人名家
  • 在线投稿
  • 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_专题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_专题

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大讲堂--理论

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大讲堂--理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三水沙龙
  • 网络文学
  • 行者杂谈
  • 摄影专栏
  • 学习园地
    • 学习书籍
    • 学习笔记
  • 美食佳园
  • 手艺人
  • 身边事
  • 奇闻杂谈
  • 健康常识
  • 首页
  • 三水沙龙
  • 网络文学
白露:露凝而白,残暑渐收(解码二十四节气)

  “白露收残暑,清风衬晚霞。绿杨堤畔闹荷花。”北宋僧人仲殊的《南歌子》,描绘了江南地区白露时节的怡人景象。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于公历9月7-9日交节,今年为9月7日。白露的到来意味着暑热基本结束。古人惯以四时配五行,白露属秋,“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至此节气,秋意渐深,昼夜温差加大,清晨的露水加重,在草叶花木上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滴。民间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在古诗词中,白露总是带着秋天的清冷。李白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渲染了露水深重、罗袜渐湿的场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描写了月华白露夜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白露时节,凉爽的秋风降低了气温,也带走了空气中的水分,人体常会感觉“秋燥”。此时适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滋补身体,俗称“补露”。各地“补露”方式不尽相同。比如南京人尤爱一口“白露茶”,当地人常讲“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秋白露”说的正是白露茶,较之春夏两季的茶叶,白露茶胜在平和醇厚。白露茶是对白露前后采摘茶叶的统称。若论及具体品种,则以乌龙茶最佳。乌龙茶,性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不寒不热,润肺、除燥、清热、生津,有利于秋季的身体保健。

  有了茶自然少不了酒,说到白露酒,最有名的莫过于湖南的程酒。程酒取当地程江水,于白露日酿造,古为贡酒。当地人用白露米酒兑土制烧酒,酿成后入坛密封,埋于地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开封时酒色褐红,入口香甜,后劲十足,有“酿可千日,至家而醉”之说。南朝《梁书·刘杳传》中记载了文学家刘杳与任昉谈酒的故事。任昉认为世上并无“千日醉”的酒。刘杳提醒他说,桂阳程乡有一种“千里酒”,喝了以后回家即醉,与“千日醉”也差不多。可见程酒成名甚早。

  在浙西临安山核桃种植区,白露日尤其重要,这一天是山核桃的“开竿日”。山核桃每年夏初开花结果,至白露成熟,青果变成金黄色,丰收在望。当地俗语云“白露日、竹竿摇,满地金、扁担挑”。开竿前,山农们会在每一棵山核桃树下细细结网,以便集中捡拾果子。开竿日天还没亮,大家便扛着竹竿、背上竹篓,走进晨雾弥漫的山林间。男人们灵巧地爬上高高的树梢,手持竹竿敲打一个个圆滚滚的核桃果。妇女孩子们则在树下捡拾果实。待到夕阳西下,人们扛着沉甸甸的麻袋、带着从心底溢出来的喜悦归家。自白露日起,收山核桃的劳作要持续半个月左右。

  劳作之余,人们还热衷于一项趣味活动——斗蟋蟀,亦称为“秋兴”。白露斗蟋蟀在宋代就颇为流行,至明清,风气更盛。《清嘉录》记载:“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以为赌斗之乐,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彼时人们“提笼相望,结队成群”,称蟋蟀为“将军”,相互斗乐。斗蟋蟀这项活动自白露始,一直到重阳后才逐渐停止。

  白露时节,民间还有“收清露”的习俗。《本草纲目拾遗》中说,“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在白露日的清晨将植物上的露水收拢,静置之后,可用以擦眼、烹茶、煮酒。古人认为露水对身体的滋养效果因其附着的植物特性而异,比如百花露可以养颜,百草露可止消渴,柏叶露可以明目等。此俗也为白露平添了几分诗意。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发布时间: 2022-09-06
点击: 0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本站为公益网站,部分信息搜集自网上,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秋分:月明风清庆丰年(解码二十四节气)
  • 下一篇:“白露”因何而“白”?
  • 中央及部委

    • 人民银行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应急管理部
    • 退役军人事务部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生态环境部
    • 自然资源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商务部
    • 农业农村部
    • 水利部
    • 交通运输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财政部
    • 司法部
    • 民政部
    • 公安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科学技术部
    • 教育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国防部
    • 外交部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省及直辖市

    • 北京市
    • 天津市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市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市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台湾省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地市区

    • 姜堰区人民政府
    • 靖江市人民政府
    • 泰兴市人民政府
    • 兴化市人民政府
    • 海陵区人民政府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
    • 南京
    • 无锡
    • 徐州
    • 常州
    • 苏州
    • 南通
    • 连云港
    • 淮安
    • 盐城
    • 扬州
    • 镇江
    • 泰州
    • 宿迁
  • 新闻媒体

    • 中国台湾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求是网
    • 中国网
    • 光明网
    • 法治网
    • 中工网
    • 中国一带一路
  • 其他综合

    • 姜堰自然资源和规划网
    • 姜堰人网
    • 姜堰三水网
    • 溱湖风景区
    • 溱潼古镇
关于本站

  本站是由姜堰区互联网协会合作开办的公益性网站,旨在服务姜堰,推介姜堰,向公众展示姜堰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真实有效信息数据,为投资、招商提供全方位服务。

  欢迎投稿,一经录用,及付稿酬。

  联系或投稿邮箱:wezi8899@qq.com

合作单位
  • 姜堰区互联网协会

微信关注

手机访问

Copyright © 泰州市全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8771号-3 苏公网安备32120402001089号
  • 首页
  • 电话
  •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