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会走偏,灾祸就不远了
春秋战国时候,有一个男的,今天结婚,明天就出外做官去了。一做官就是十年,十年没回家。十多年后,解甲归田,回家走到村口。到村口呢,就看到一个女子长得很漂亮,心就动了。哎呀,真漂亮!就跟人聊天、搭讪,然后拿出耳环、首饰诱惑人家,说,这个你带挺合适的,送给你吧。人家这个女子真不错,拒腐蚀,永不沾,跑开了。他没有得逞,灰头土脸回家了。一进家门,妈妈看到儿子回来了,高兴啊,十多年没见儿子了,赶紧就对里屋喊,媳妇啊,你老公回来了。这媳妇也十多年没见老公了,刚结婚第二天就走了。老公长啥样子?忘了!从里屋跑出来一看,傻眼了。谁呢?村口刚才调戏她那人。这个媳妇怨啊、恨啊,说,你外出做官十多年,回到家想到的第一人不是妈妈,而是女人,你不孝啊。家里面有老婆,看到人家老婆你还动心,你不忠啊。你这种不忠不孝的人,我跟你没法过。结果这个媳妇就跳井自杀了。这个人后来很懊悔啊!
想想看,多往家走三步,内外双得。现在是内外双失啊!人为什么那么着急呢?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要依道来做事情,我们不要走小路,不要走偏门,不要乱做广告,不要行贿,这些都是小路。你这么一急,一定内外双失啊!
“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向外就是求人啊,要么求人,要么求官,要么求广告,要么求假冒伪劣商品,总之不由道。那怎么样呢?“则求之有道”,这个道不是道德的道,是方法的意思。虽然你千方百计,绞尽脑汁,也搞了不少花花点子,结果怎么样?你得到的还是命里本该得到的。命不该得到的,想什么点子都得不到,还是内外双失。
有个负责医药管理的官员,这个人职位很高了,想多挣钱,还不敢犯法,怎么办呢?想点子了,写一本书,叫《寿世补元》。书写完后,卖多少?4.8万一本。谁找他帮忙,买我书,这个不犯法啊,稿费!抓起来一样“发毛”,不该你得。该你得的,不要用这种方法也能得到。你们有没有发现,小偷偷东西,有时候得手,有时不得手。你能得手,还是你命该得的。命不该得,偷也得不到。这我们就知道,人是有命的。既然有命,着什么急呢?
和吃饭一样的,饭拿到你手上,一口一口慢慢吃。我们今天吃饭,速度快。我自己就是这样的,划拉划拉进去了。饭是你自己的,着什么急?饭吃那么快不养身,坏身体的。知道你就千万不要急,急恰恰就容易走到偏道上去,就开始求人,就开始用广告。其实广告业是很危险的,大家不了解这些情况。《了凡四训》讲得很清楚,“世之享盛名而实不符者,多有奇祸”,名不副实,祸在后面。
今天做广告的能讲几句真话?老早祸都惹上了。而且,做广告跟吃兴奋剂是一样的,它也能让你跑快,跑快之后就跑不动了,把你的能量早早就释放掉了。揠苗助长,死得更快。这个道理大家要清楚呀!《孟子》里面有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很勤劳,一大早起来,人家睡觉,他就去干活了,把苗就栽上去了。第二天想想,太慢了,得长快一点。怎么办呢?早上起得还很早,把每一个苗都拔高了。第三天他儿子去一看,爸爸,苗都死光了。辛苦没少吃,内外双失。广告业恰恰是揠苗助长的这种方式,兴奋剂,要慎用!不是说不能用,要慎用,相当谨慎地用。它是双刃剑啊,搞不好就杀掉你自己。所以说,要往内求,不要往外求,这是一定的真理。
化急脾气的三种方法
所以,我们不能急,一急往往就会走偏,我们讲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走这个路了。急的脾气,它的根是因为内心不安。内心不安,人就焦躁。怎样把这个急脾气给化掉?如果不能把急脾气化掉,你肯定是走急于求成的路,肯定就要走小路,走偏了。
化急脾气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来化,有三个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今后吃饭一定要慢。这饭本身是你自己的,一口一口往里面吃,吃得舒服,又养人。你干嘛哗啦哗啦往里面倒?我过去也是这个习惯,我吃饭很快,人家吃饭半小时,我三分钟就吃完了,后来吃得胃不好。快吃饭,急吃饭,饭吃了,钱也花了,没养身,还伤身了,内外双失。后来我就有意识改这个急脾气,慢慢吃。不容易做到,每次都想慢慢吃,但吃的时候,发现还是慢不下来。后来想了个办法,桌上放个钟,规定自己半小时吃一碗饭。等吃的时候呢,“呱嗒呱嗒”又吃下去了。再一看钟,到最后还有一口的时候一看,才用掉五分钟,还有25分钟没用。我就把饭停下来,足足等了20分钟,然后再把它吃掉。人的习气的确是很重,不容易改。要想吃饭慢,有一个方法简便,每一口饭咀嚼49下,你肯定慢下来。你说太慢了,那快一点,36下吧。你说还慢,27下。总之,不要三口饭一口吃下去,要一口饭三口吃下去,那就慢下来了。长时间地训练吃饭慢,你的心就跟着慢了。这是大家可以参考的方法。
第二,走路一定要慢。今天人走路太快了。为什么快呢?急!心里面急,脚步就快。曾国藩的爷爷跟曾国藩讲,走路一定要稳当,否则人生一定有危机。怎样才叫稳当?脚后跟着地,人生就稳当了。我们现在都是走起来脚后跟不着地,一阵风,急啊!凡是走路快的人,很难做大事的。做大事的人再忙再急,安步当车,不急不慌,四平八稳。电视里面看到中央领导同志,走上主席台,有哪一个是一路小跑上去的?不可能啊,一定是一步步走上去。这就给我们做个榜样,走路要慢,时间长了,这个急脾气也化了。
第三,说话一定要慢。千万不要急、不要抢。“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吉祥的人说话很少的,不漏气,能守住气。急躁的人,话特别多,还特别急。越急越伤气,越伤气就越急,无非是个能量问题。
如果能做到这三慢,吃饭慢,走路慢,说话再慢,这个急脾气慢慢就化掉了。心一安,人就不会急于求成,他就能顺道而行,利他,但行好事,不问前程。不问前程,前程照样好,命里有时终须有。这个念头,就是我们的命运。
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毛主席24岁时曾写过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并没有公布出来,是近几年毛主席的一个同学的家人,在整理这个同学遗物时,才发现这篇文章的。这篇文章的名字叫作《心之力》,文章一开头就讲,“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你看,心跟宇宙的关系是一体的,心就是宇宙,宇宙是心变现来的。“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天地世界、宇宙乃至万物皆为思维心力所驱使。”都是从念头里面变现出来的。无论是美梦噩梦、宏大的梦还是细微的梦,都是你念头自己变现的,跟任何人没关系。毛主席24岁就已经认识了思想的重要、念头的重要、心的重要。
很长时间大家都有一个争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问题。这个争论,现在大可不必争论了,已经是事实了,一切从心变现的。我问大家,毛泽东思想是心还是物?马克思主义是心还是物?科学发展观是心还是物?都是心啊!都是讲心能改变世界,都说文化能创造世界。所以,唯心和唯物都不对,心和物本身是一件事情,不是两件事情。
量子物理学家已经用科学的方式证实了,整个世界都是由念头变现出来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很简单,把物质进行分解,发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比方我们现在看桌子,这张桌子,你用眼看过去,看不出细菌。我问大家,桌子上有没有细菌?有,看不到。看不到不代表没有,那是你眼神不好。不仅有细菌,而且细菌里面还有更小的细菌。拿显微镜一看就看到了,更小的细菌里面,由分子组成,分子再分解就能看到原子,原子再分解,发现原子是由电子组成的。这眼睛都看不到。电子再往下分就是质子,质子再往下分是中微子,中微子用加速器来碰撞它,再分解就发现,中微子再变现,出来的是信息波,也就是我们说的念头,根本没有别的东西。念头的生灭叫作波动。其实整个生命都是个波动现象,永远是在变化的。
过去有句话,叫生命在于运动,这个被大家理解错了,以为生命在于锻炼身体,不是的。生命本身就是在波动的,在运动,无常的,不是僵硬的。就像我们这一次来这里学习,三天前的你和今天的你就不是一个人了。你的思想已经变了,你的命已经在变了。所以,学习可以改变命运。为什么呢?念头在发生变化。云谷禅师跟了凡先生揭示的是生命的真相。“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不要往外求了,往外求内外双失。往内求,求自己转念,用“利他”,一定是内外双得。
了凡先生的反思
我们继续往下看。“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认知生命的真相本身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生灭是很细微的。我们过去建立的这些经验是错误的。从错误转为正确,本身有个怀疑到相信的过程。了凡先生也是这样子。云谷禅师接下来换一种方式来启发他,这种方式非常好。他就问,孔先生算你的命运怎样?“余以实告”,了凡先生就告诉他了:命中无子,寿命53岁啊,官最大是个县太爷,功名最高也是秀才,仅此而已啊。
云谷又问,“汝自揣应得科第否、应生子否?”你自己想一想,你应该做大官吗?你应该得儿子吗?让他自己来反思。这是一种认命的方式。你自己认识,自己就有福气了。所以,先认命,后承认。这个方法好,更加的细微。
“余追省良久”,这个“追省”就是反思、就是回忆,但是比反思要好。“追”这个字太难了,要从现在追到过去,不容易追下去。尤其追一些更深的念头,甚至是不善的念头,不容易往上追,人都有护短的习惯。但是,了凡先生勇敢地往下追。经过他认真地追省,终于他承认了,我命不该生子、命不该做官,“不应也”。这个就是彻底承认了,承认的前提是先认识。所以,这种反省非常有意义,也是认命的一种方式。
现在比这更简单,用催眠术直接追到你前世,那就清清楚楚了,一目了然。一进入这种生命状态,过去的景象全出现了。其实,催眠跟做梦有点相似。虽然相似,但是做梦是自己做,催眠是催眠师引导你往下做,方法不一样。
下面了凡先生就把自己认命的过程写出来了。我们也可以借着了凡先生认命的过程,也一一来反省,看自己哪里得、哪里失,也就知道自己的命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的。一旦承认了,马上气就化掉了,不怨人了。
功名有限的原因
他先从做官来反思。“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做官不靠本事,做官完全是靠福气。这一点我们做董事长、做总经理的一定要记住。你不是因为有本事才做董事长的,你是因为福气太大了才做董事长的。很多人总觉得要看本事,不然!
过去上海滩有一个大佬,叫杜月笙。杜月笙带团队,我们诸位也带团队。我们带团队是把好人带成流氓,人家把流氓带成好人。人家怎么带?他把人按福气分成三类,福气大的做高官,福气差一点的做中层干部,福气再差一点的干活就行了。福气怎么判断呢?有本事没有脾气,这种人做高官。有本事有脾气,做中层干部。没本事,脾气还老大的,你就干点活吧。完全从谦德上来看的。杜月笙没上过北大总裁班,也没有上过工商管理硕士,人家按生命的法则、按能量的高低来分。在企业管理当中,如果某个员工业绩很出色,你只可以奖励他金钱,不能奖励他官职。因为官职是靠福气来的,业绩是靠才华来的,两回事,不是一件事。
而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常常一看某人工作业绩很突出,马上就提他做干部,往往会把事情搞错掉。稻盛和夫在带团队的时候,人家很清楚,让有德的做官,让有才的干活,分得清清楚楚,千万不能反掉了。如果让没有德、有才的做官,这个公司非让他搞乱不可。为什么?没有德,太自私自利,有本事就恃才傲物,把风气都搞坏掉了。
孟子讲到有德有才问题的时候,专门提出一个观点。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过去对这个劳心不能理解,“文化大革命”中这句话被批判了,说这个话不对,是要知识分子领导工人阶级。其实,“劳心者”就是修谦德的人、在心上修功夫的人、常说“我错了”的人、常存“我帮你”的心的人,这种人做大官。“劳力者”,专门学本事长技术的人,让他干活。很清楚!做官,做帝王,不是靠本事,而是靠福气。
有些人听领导在台上发言,心里面很不服气,领导真没水平,讲的那个话我都能讲。你是能讲,可为什么是你听他讲?他福气比你大,你就得听,根本不靠才华。老板的讲稿都是秘书写的,都不自己写。不要会写,只要有福气就可以讲话了。
你们有没有发现,很多公司老板小学都没有毕业,给他打工的都是博士。凭什么?做老板看福气,干活要看本事。所以,不要跟老板比福气,老板福气肯定比你大。
这个地方特别讲到,科第中人要有福相。“余福薄”,我没有福,平常又不能够说“我错了”,又不能常常存“我帮你”的心,不能助人为乐,能量不够,人气不旺,所以做不了大官。
读书人有两种。一种读了书以后傲气,文人相轻,轻视人家。还有一种,读书明理,修德行。一般读书人都是前者,很少有后者。
“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具体说了凡先生不能做大官的原因。这都是他追省良久找出来的。深挖洞,才能挖出真东西来。我们也学他这种方法往下挖,看看自己有没有福。我做董事长,我的福到底有多大?福有多大,就能做多大的董事长。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这五个方面我们一一来介绍。
第一,不耐烦剧。不耐烦剧就是没有耐心、没有信心。对领导人来说,信心是他的第一生命力。人家都要放弃了,他还能坚持,叫信心。抗战的时候,有些人提出投降,毛主席写《论持久战》,坚持打下去,这就是信心,所以毛主席做领袖。大家又没有信心了,他又写一篇文章一《愚公移山》。这都是有信心的表现,没有信心早就投降了。所以,做领袖,第一能力就是有信心,永不放弃。
稻盛和夫在日本既是企业家、科学家,又是哲学家、慈善家,还是教育家,五家合一。有不少新型陶瓷的产品,都是稻盛先生研发出来的,他是专利人。所以,在日本他经常给一些科学家做报告,介绍他如何做科研的。有一次报告会上,有人提问说,稻盛先生,你做科研的成功率是多少?稻盛先生答,百分之百。底下人一听就笑了,你吹牛啊,哪能百分之百呢?哪能没有失败的呢?稻盛先生一解释,大家就心服口服了。稻盛和夫讲,有的试验从开始做到今天,我已经坚持30年了,还在做这个试验,我没有放弃。没有放弃就没有失败。哪有失败这个事情?失败是因为放弃。领导人有这种信心,不放弃,没有放弃永远不会失败的。
曾国藩也是领袖级的人物。当初他领湘军打仗,湘军只有两万人,太平军有40万大军。结果怎么样?打一仗曾国藩败一仗,打一仗败一仗。当时朝野上下有很多人笑话他,说曾国藩屡战屡败,意思是他不行啊。曾国藩一方面在前方打仗,另一方面跟人家不计较。用他自己的话讲,打脱牙和血吞下,往自己肚子里面咽。这种人有钢铁般的意志,困难摧毁不了他的。结果怎么样?曾国藩打败太平军了。成功之后,他就跟大家讲,当年你们说我屡战屡败,你们没有讲错啊,但你们没有往后看,我屡败我还屡战,那才是我成功的法宝。这就是说,他有强大的生命力,信心很足啊!
曾国藩这种屡败屡战的钢铁意志哪里来的?跟他爸爸学来的。他爸爸曾麟书考秀才,共考了17次,这也是屡战屡败,到了43岁终于考取了秀才。屡败屡战,最后成功了。曾国藩这个家族,他爸爸以前这个家族就比较富裕了。无论多富裕的家庭,是富而不贵,因为没有功名。从他爸爸开始就考功名,一次一次来提升整个家族的地位,都没有成功,最后终于考取一个小小秀才。虽然是个小小秀才,从此脱离寒门了,走上了由富而贵的路。
我们为家族,信心会十足。这是讲领导人的第一种品质,有信心。
第二,不能容人。能容人是领导的品质,不能容人就没有领导的品质。能容人对很多企业家来说是个难关。过去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企业家说,我也能够用人才,只要是好人才我也要用,我也到处高薪挖人才。但为什么用不好?要查查原因。原因就一条,我们心量太小。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老怀疑人,那是你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就怀疑人啊。做领导人怎样才叫有德呢?领导人不能跟部下比才华,要跟部下比福气。
而我们有些领导人,常常看到人家的短处,看不到人家的长处,用不上人才!真正能用人才的人,要能容忍他的过失,你才能用他的才能。如果你不能包容他的过失,他的才华你用不上。凡是有才华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傲慢。能不能让你用?看你能不能容忍他的傲慢。这些人一般都是功高盖主,有一点成绩,马上拿老板不当回事。你能受得了吗?你受不了,用不到他的才。这些人也很重利,你要是很小气,你能用他吗?
刘邦这个人的确是做大事的人。刘邦得了天下,做皇帝了。做皇帝之后,有一次开会,他问大家,我做皇帝了,大家分析分析,看看我怎么做上皇帝的?我凭什么做皇帝的?你们说说看。有些人就巴结皇上了,说皇上英明。皇上一听,这是忽悠我,我太清楚自己怎么做上皇帝的。他就给大家讲了,我之所以做上皇帝,是因为我用好了三个比我才华高的人。哪三个人呢?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张良我用好了。带兵打仗我不如韩信,韩信我也把他用好了。治理国家我不如萧何,我把萧何也用好了。这三个人哪个没毛病?我都能包容。他们才华高,给我打工。我德行大,我做老板。做老板典型的是靠德行、靠福气,不靠才华。要论才华,这三个人哪一个不能做皇帝?都可以啊。凭什么刘邦做皇帝呢?福气太大了。所以说,要能容人,要能容有才华的人,能容有才华人身上的毛病。这个对领导人的德行是极大的挑战,对他的信心是极大的挑战。
还有两个人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是刘备,一个就是诸葛亮。论才华,诸葛亮高。论德行,刘备高。所以,刘备做皇上,诸葛亮给他打工。刘备有德。刘备的德在哪里呢?这个地方很不容易看出来。刘备这个人跟一般领导人不一样。一般领导人总喜欢以救人显得自己有价值,刘备不是的,刘备最善于求人,求人来帮忙。在一个家庭也是这样子的,如果父母太强,往往孩子就被压住了。你老看孩子不强,老训斥孩子,强势的父母一般都产弱势的孩子,强将手下是弱兵。恰恰相反,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父母比较弱,孩子就很容易成长起来,很容易顶天立地,把家撑起来。刘备很清楚,我没有本事,我要求人来帮我,我要求人来救我。所以,刘备最大的本事是什么呢?会哭,这哭是本事,说我不行啊,你们来帮我。所以,刘备有德你看不出来,这种德叫玄德。被你看出来的,那就是阳善了,不是有德。有德人都看不出来,恰恰能感天动地。
尤其是刘备生病了,把诸葛亮和儿子招到身边来,在白帝城托孤。当着儿子面,他跟诸葛亮讲,我这个儿子阿斗,你能帮就帮帮,不能帮你就取而代之。可怜巴巴的!人家诸葛亮是君子啊,救人之危,哪能趁人之危呢?马上就表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哪一个领导能让员工鞠躬尽瘁?也只有刘备能做出来,人家有玄德。
所以,今后做领导的不要老觉得我来救员工。做爹妈的不要老觉得我可以给儿女提供什么什么,好像儿女这一世是你所拯救的。你是有价值了,他活得没价值了。想办法要给他价值,让他来救你啊。他一救你,他就有价值感、成就感了,他马上成长起来了。在家里面一定要让孩子多做事,父母一定要弱,要把自己放得低低的、矮矮的,最好啥本事都没有,孩子马上成长起来了。千万不要跟他比本事,把孩子压下去了。我讲的这是道,不是术。你不要回家就搞苦肉计,那就麻烦了。什么叫道呢?真的看人家的长处。多看人家长处,你就少看自己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你就会发现人人都能帮我了。你常看自己的长处、看人家短处,你马上就救人家去了。反过来,多看自己的短处,常看人长处,你马上就有种人家来帮我的这种诚恳的心,感恩的心就出来了。这叫作能容人啊,这种人做大官。
第三,时或以才智盖人。这个以才智盖人,就是我们讲的常常看人短处、常常喜欢批评人。领导最大的本事就是批评人,最坏的毛病就是批评人。作为领导,这个毛病要是不改掉,天天损福,天天让人生怨气。你说,我这话讲得对啊。你讲得对,你让人家生气就是错。要提升员工的士气,千万不要打击他的士气。他是靠士气来成就的,不是靠怨气来成就的。员工有士气,企业就有生命力了。如果员工都是怨气,公司很快就没了。
现在的员工都脆弱,一生气走掉了。过去还写个辞职报告,现在连招呼都不打就不来了。你问他到哪里去了,他说,我今天辞职了。过去还提前一个月啊。今天的员工太脆弱了,不好用啊。所以,我们要常常提人家的士气,多表扬,少批评。
北京我有个企业家朋友,人家真的很会做。怎么做法呢?有一次公司要开发一个新项目,大家拿方案。部下报了一个方案给他,他一看,这个方案很好,我也是这个想法。他就把这个部下找来,就跟他讲,你这个方案不错,我的想法跟你不谋而合。这个员工一听,老板想法跟我一样,多有底气,多有价值,被激励了,被表扬了。这是会做老板。
不会做老板的呢?还是这件事情,把员工喊来了,你这个方案不怎么高明,我老早就想到了。你老早就想到了,那人家以后还想吗?坚决不想了,还有什么士气。做老板要有本事,要提升员工的士气,千万不要让他有怨气。多表扬,少批评。
这就是我们讲的不要以才智盖人,这样人才就越来越多,公司的生命力也就越来越强。公司的兴衰不在产品上,你们不要以为是产品的问题。一个有生命力的公司卖水都能发财,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公司卖黄金都赔钱。跟产品没有关系,再好的产品也只占到百分之二十,关键看人气。人气不解决,开发再多的产品,想再好的广告语,说再多的假话,都没用。而管理的核心,就是提升人气,没有别的!
第四,直心直行。这个直心直行,不是我们平常讲的,这个人直爽,有啥说啥。这个地方讲的直心直行,是讲老板说话根本不考虑人家的感受,只顾自己讲得舒服。我有个朋友开公司,有个总监有代沟,都跟父母批评多、脾气不好有关系。不要老怨孩子有代沟,要想想看你有没有在制造代沟。
20岁以上到40岁的人要有过失,你不能批评了,因为自尊心太强了。怎么办呢?只能暗示他。明明有过失,你就要说,古人啊,曾经某某某犯了什么过失。他或许还能够受到启发,反思自己。敲山可以震虎,隔山可以打牛。千万不能打,一打他就跳起来了。
40岁以上的人要有过失,你连暗示都不行了,他太敏感了。指桑骂槐,他受不了啊。怎么办呢?拿一本《了凡四训》自己读吧,根本没法批评。
我们就知道,管理不要以事为本,要以人为本,要以人心为本,要以人性为本,要以保护自尊心为本,否则你根本管不好人。
第五,轻言妄谈。这个轻言妄谈是领导人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领导人说话要相当谨慎,因为你的每一句话对员工都有生杀予夺的力量。员工对老板的表情都很敏感。你跟他笑一笑,他能开心半天,老板重视我了,老板要提拔我了,你看他对我都笑了。你的一个笑容对他都有很大的影响,你的一句评价都会让他很重视。所以,老板绝对不能够轻举妄动来评价员工,尤其不能在公开场合评价他。领导人是金口,金口就是玉言。既然是金口,就不能常开,常开的就不是金口了。要一言九鼎,说一句话有九鼎之力!现在的领导人,说话太随便,表态太随便,承诺也太随便了,九言不如一鼎,已经没力量了。
尤其领导人不能开玩笑,领导人开玩笑,那是拿自己的威信做把戏。更不能开黄色玩笑。有许多领导人喜欢开黄色玩笑,人家心里面老早瞧不起你了。
马英九在做“总统”之前,年轻时,特别喜欢说相声。他爸爸就找他,说,你要想从政,以后不能再讲相声了。相声是马英九喜欢的,从政也是他热衷的。这两件事情放在一起,他纠结了。最后考虑再三,还是把说相声给放弃了。如果不放弃说相声,说相声都是说玩笑话,今后做“总统”了,站在“总统府”,给大家发言的时候,谁能分清楚你是说相声还是别的?说不清楚,没有信任力了。所以,领导人不能说笑话。
领导人承诺要相当谨慎,慎之又慎。我记得我到河南登封讲课,登封有一个书院叫嵩阳书院,这个书院汉朝时就有了。有一次,汉武帝刘彻到嵩阳书院,一进书院,就看到门前有一棵柏树,那棵柏树看上去真是威风凛凛。汉武帝就开始轻言承诺了,一看那么好,封它为大将军,将军柏。封完了以后往里走,到里面发现第二棵树比它还大,这个皇上不知道封什么了。皇上就将错就错,封这个更大的叫二将军。那你就谨慎一点,不要再封了,他又封了。再往里边走,一看,第三棵树比第二棵还大。皇上金口啊,不能随便改变自己的承诺的,只好封最大的叫三将军。一错再错!你说这些树听了以后,多委屈啊。
上面讲的五个方面:第一,不耐烦剧,讲的要有信心;第二,要能相信人,不能容人就是不能相信人;第三,领导人要有谦德,会表扬人;第四,领导人要有和气,不要有怨气;第五,领导人说话要有底气,千万不要说过头话。这都是从能量上说的、都是从气场上说的。领导就是能量很大的人、信心很足的人、正气很强的人,底气也十足。
“凡此皆薄福之相也”,这五种都是没有福的气象,盛衰在气象。“岂宜科第哉”,哪能够做大官呢?了凡先生一反省到这五条,马上就知道自己不该做大官,认命了。先认识生命,然后再承认生命,怨气就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