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姜堰概况
    • 位置面积
    • 自然资源
    • 行政区划
    • 风景名胜
    • 文化传统
    • 姜堰微矩阵
    • 姜堰故事
  • 姜堰动态
    • 重要信息
    • 姜堰动态
    • 网友投稿
    • 视频展播
    • 专题专栏
    • 官方动态
    • 官方公告
    • 教育动态
  • 走进姜堰
    • 姜堰城建
    • 姜堰交通
    • 姜堰教育
    • 姜堰旅游
    • 姜堰商业
  • 三水沙龙
    • 网络文学
    • 行者杂谈
    • 摄影专栏
    • 学习园地
      • 学习书籍
      • 学习笔记
    • 美食佳园
    • 手艺人
    • 身边事
    • 奇闻杂谈
    • 健康常识
  • 历史传承
    • 中医药传承
      • 中医典籍
      • 中医视频
    • 文化传承
    • 佛教文化
    • 道家思想
    • 武术传承
    • 名人名家
  • 在线投稿
  • 信息公开
  • 办事服务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_专题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_专题

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大讲堂--理论

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大讲堂--理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姜堰概况
  • 位置面积
  • 自然资源
  • 行政区划
  • 风景名胜
  • 文化传统
  • 姜堰微矩阵
  • 姜堰故事
  • 首页
  • 姜堰概况
  • 姜堰故事
姜氏筑堰御洪水

姜堰,苏中要塞,是兵家必争之地,陈毅同志曾在此导演了一处联合国民党团结抗日的活剧;姜堰,又曾是苏中粮油集散地,数百家粮行曾为江南提供数百万担粮食,致使江南各大城市的粮价随姜市而涨落。如今,姜堰更是繁华异常,宁启铁路、328国道穿城而过,古运盐河、新通扬河依城而流,姜堰,成为中外有识之士创业兴业的宝地,成为广大百姓居住生活的乐园!

这块宝地原叫“三水”,因江水、海水、淮水在此汇合而得名。后来为什么改叫姜堰?还得从泰州富商姜仁惠父子在此筑堰抵御洪水说起。

北宋年间,姜仁惠已是泰州有名的巨富,他的商铺遍布泰州城,素有“姜半城”之称。店铺虽多,但买卖公平,绝非为富不仁之辈。他又有良田数千顷,光在泰州东乡天目山一带就有田地若干。天目山是里下河水网地区,地势低洼,只要江海涨大潮或连日下大雨,田地便会积水受淹,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农民收不到粮食,也就交不起租子。姜仁惠常为此事叹息、发愁。

一年秋天,江淮大地又连续刮了几天东南风。俗话说“东南风,雨祖宗”。果然,风带雨来,雨仗风势,狂风暴雨一连下了七天七夜,直下得天昏地暗烟雨濛濛河水猛涨。加之拦海大坝冲坍,护江大堤被毁,拦湖土埝遭冲,江水海水湖水等各水也汹涌而来,房屋遭毁,庄稼被淹,整个江淮成为一片汪洋。

老天像跟穷苦百姓开了个大玩笑,等摧毁房屋淹没庄家,又淹死不少人畜后,天便放晴了。那烈日特别热辣,晒得人喘不过气来。河水也一寸一寸往下跌……没被淹死的百姓又划着破船回来了,他们从泥里扒出木头树棍,就着老屋圈座茅棚暂且栖身,女人带孩子剥树皮挖草根,以备煮了充饥……

这天,姜仁惠带着儿子姜谔乘船来到天目山一带寻访灾情。这一带百姓都种他的租田,都是他的佃户。姜谔有点不乐意,佃户受灾关我们什么事:姜仁惠知道儿子的心思,便开导他:“老天无情,我们姜家不能无情。我们是佃户的衣食父母,但也是佃户养活了我们姜家呀!保护佃户的利益,就是保护我姜家的利益……”姜谔不得不点头称是。

太阳西下,姜氏父子终于来到东乡天目山,当他们刚扣好船只,一些难民便涌过来:“姜老爷,救救我们吧!”姜仁惠立即把早准备好的干粮分发给众乡亲。灾民们一个个磕头拜谢。

天目山禅院也挤满了难民,人们一见姜仁惠都异口同声:“姜老爷救救我们!”

姜仁惠说:“要我一下子救你们也难,你们只有自己救自己。”

“自己救自己咋救?”

“我倒有个好办法,不知行不行。”姜仁惠说,“我考虑了好几年了,想在这一带筑一道御洪大堰!”

“筑堰?这是好事。不过远水救不了近火,我们眼下怎样才能度过灾荒呢?”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儿。”姜谔也忍不住说,“筑堰既可御抗以后的洪水,又可救灾!”

“筑堰又可救灾?”灾民们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我瞪你你看他。

“对,又可救灾。”姜仁惠说,“我出钱出粮,你们出力挑土,每挑一方土我支二斤粮……”

“姜老爷,你出钱筑堰抗洪,都是为了我们佃户,我们感激不尽,哪能让你再出粮呢?”

“不,这筑堰抗洪,既为广大佃户也为我自己。你们想想,遭灾后粮食颗粒无收,你们拿什么交租?你们丰收了,还愁少我的租!”

“理是这个理儿……”

“这粮食就算你们的工钱,这叫以工代赈,也叫自己救自己……”

“对,自己救自己。若一人一天挑三方土,不但自己能吃饱,妻儿老小也能喝碗粥了。真是好主意!”

“好主意,好主意。”灾民们问,“姜老爷,修大堰什么时候开工?”

“今秋,眼下……”

姜氏父子招募灾民筑堰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在方圆数十里的村村舍舍传开了,不几天便有数百灾民报名。姜仁惠又从泰州请了几位懂行的人来勘察了一番,固定坝基钉上木桩,便择日开工了。

这天,太阳刚露出脸,姜仁惠和姜谔便起了床,铜锣筛过几遍后,民工们便挑着簸箕上工了。一刻儿,便见数里长的工地上,车来担往,号声阵阵。民工们或自挖自挑,或你挖我挑,这边挑担的排成一条长龙,那边推车的也一辆接一辆……姜仁惠看在眼里乐在心中,他对儿子姜谔说:“你看民工们干劲多大啊!这是造福子孙的大好事,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好。要学古代大禹治水的精神,大堰一日不成,绝不离开工地一步!”

“知道,父亲。”姜谔看看父亲已是六十开外的人了,还有如此决心,自己怎能离开一步呢!

开工后,筑堰进展蛮顺利的,可不到一个月出现了问题和困难。老天久阴变久晴,久晴又变久阴,突然下起了绵绵细雨。水乡土粘,雨一下泥泞路滑,不小心连人带担跌个跟头。民工脚上草鞋也常被粘住,只得光脚挑土。为了不误工期又不亏待民工,姜仁惠和儿子商量:小雨,挑一方土三斤粮,只要不下大雨,总见民工们一步一滑地挑土……

这天,又是毛毛细雨,工地上仍然车来人往。姜仁惠让人推着独轮小车来工地,他不断与挑空担的民工说几句话,与挑着重担的民工点点头。傍晚,他晚饭没吃便上了床。姜谔一看父亲发热,额头烫手,连忙到三水镇请了大夫。第二天,烧退了,姜谔执意要送他回泰州。姜仁惠哪肯答应:“烧退了,偶感风寒。”

“天渐渐凉了,你……”

无奈,姜谔赶到泰州,收买了旧衣铺所有的旧衣服,能穿则穿,可补则补,那些长大褂小衣服一律改成短打,又受够了一些家织布、新旧棉絮,请了几十个妇女缝制棉衣。七八天后,新棉衣发给民工,民工穿在身上暖在心,都恭恭敬敬向姜老爷唱喏,感谢他的仁慈之举。

一场大雪过早地降临了,姜仁惠见大堰修得差不多了,留点活儿来春再说。谁知风雪一停,民工们便用芦苇、稻草扎成把子,清扫地上积雪,继续开工。姜仁惠被感动了:这是多么勤劳朴实的农民啊!他们肩上总自觉自愿地压着重担子,令人钦佩!他立即吩咐儿子:“谔儿,买十几只壮猪,今日,我犒劳大家!”

经过一秋一冬的奋战,一条又高又宽又长的堰坝终于在天目山下筑成了!大堰像一条巨龙躺卧着,她将用自己的身躯抵御外来的洪水,保卫这儿的土地,保卫这儿的庄稼,保卫这儿的百姓!

堰坝筑成了,该给它起个名字吧!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说:“这大堰是姜氏父子筑建的,就叫‘姜堰’吧!”

“对,对,就叫‘姜堰’……”众人都赞成。

姜堰筑成后,确实发挥了它的巨大作用,数次抵御了入侵的洪水。但因“姜堰”离居民区较远,虽能保护农田水稻,但难保居民生命财产,加之“姜堰”只能堵水不能疏水泄洪,所以,从北宋嘉佑二年至宣和二年的六十四年中,又两次迁移堰址。第一次从天目山北移至天目山南,最后又从天目山南移至古运盐河口的罗塘港。此堰筑成后又砌了石工,使堰坝更加牢固坚实,还因此形成了上坝、下坝。

人们从崇拜水到崇敬人,将天目山南的“三水镇”改称为“姜堰镇”,姜堰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发布时间: 2024-12-02
点击: 0
作者: 夏荫祖
来源: 网络

本站为公益网站,部分信息搜集自网上,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 上一篇:姜堰的“米”和“麦”
  • 下一篇:老姜堰的故事
  • 中央及部委

    • 人民银行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应急管理部
    • 退役军人事务部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 生态环境部
    • 自然资源部
    • 文化和旅游部
    • 商务部
    • 农业农村部
    • 水利部
    • 交通运输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财政部
    • 司法部
    • 民政部
    • 公安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科学技术部
    • 教育部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国防部
    • 外交部
    •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人大
    • 全国政协
    • 国家监察委员会
    • 最高人民法院
  • 省及直辖市

    • 北京市
    • 天津市
    • 河北省
    • 山西省
    • 内蒙古自治区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上海市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海南省
    • 重庆市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西藏自治区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台湾省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地市区

    • 姜堰区人民政府
    • 靖江市人民政府
    • 泰兴市人民政府
    • 兴化市人民政府
    • 海陵区人民政府
    • 医药高新区(高港区)
    • 南京
    • 无锡
    • 徐州
    • 常州
    • 苏州
    • 南通
    • 连云港
    • 淮安
    • 盐城
    • 扬州
    • 镇江
    • 泰州
    • 宿迁
  • 新闻媒体

    • 中国台湾网
    • 新华网
    • 人民网
    • 求是网
    • 中国网
    • 光明网
    • 法治网
    • 中工网
    • 中国一带一路
  • 其他综合

    • 姜堰自然资源和规划网
    • 姜堰人网
    • 姜堰三水网
    • 溱湖风景区
    • 溱潼古镇
关于本站

  本站是由姜堰区互联网协会合作开办的公益性网站,旨在服务姜堰,推介姜堰,向公众展示姜堰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真实有效信息数据,为投资、招商提供全方位服务。

  欢迎投稿,一经录用,及付稿酬。

  联系或投稿邮箱:wezi8899@qq.com

合作单位
  • 姜堰区互联网协会

微信关注

手机访问

Copyright © 泰州市全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8771号-3 苏公网安备32120402001089号
  • 首页
  • 电话
  • 置顶